古老的北京城飄落著雪花,冬日的天氣又幹又冷。上午的朝陽門外,一騎快馬從通州的方向疾馳而來。

隨著馬脖子下面的銅鈴的“嘩啦啦”不斷作響,道路上的行人紛紛向兩旁避讓。賓士的馬蹄捲起地面的雪花和泥點濺在好多行人身上,可那些行人除了怒視驛馬上騎手的背影,卻也不敢多說一句。

守在朝陽門城下的官兵遠遠一聽鈴聲,就知道是報送公文的驛馬,剛想叫停,只聽馬上那人突然舉出一份公文,高聲喊道:“六百里加急!迴避!”

幾個官兵一聽,連忙驅趕著城門口和城門洞裡的百姓閃開。城門下一片人頭嘈雜,幾個小販來不及走出城門洞,於是急忙將身子貼在門洞的牆壁上;一陣風颳過,那驛馬如風馳電掣一般穿過了城門洞,進入了朝陽門內大街。

那信使一路縱馬疾馳,一直到了東安門前,這才下馬,掏出兵部堪合和一封插著兩根雞毛的急件,齜牙咧嘴的對守門侍衛道:“快!吉林將軍府急報!”

軍機處裡,董誥正在跟顒琰說著年底戶部奏銷的事,只見軍機章京福祿走了進來,在顒琰耳邊低聲說了兩句。顒琰面色一變,轉頭笑著對董誥道:“蔗林公,今日先到此吧,我這兒有樁急事要辦。”

董誥道:“那臣就不打擾十五阿哥了。”

顒琰等董誥出去了,這才對福祿問道:“人呢?”

“在隆宗門外候著呢。”

“你去把信拿過來,給他找個地方歇著,一會子備不齊還有話要問他。”

“嗻!”

過不多時,福祿拿著一個長方形的扁木匣子進來了,雙手捧著放在了炕桌上。顒琰先是揮揮手讓福祿出去,然後才用身上的一把鑰匙開啟了匣子外面的鎖。開啟之後,從裡面拿出了兩份摺子。

這是八阿哥顒璇以及和珅發來的兩份摺子,顒琰先開啟顒璇的摺子,只見上面說跟趙逆談判一事已經初步達成協議,對方同意在朝廷交付贖金後放人云雲,具體事情經過由和珅詳細說明。

顒琰已經知道和珅帶著兵去了寧古塔坐鎮談判,也有些佩服此人的勇氣。當初乾隆得知和珅要親赴寧古塔坐鎮與趙新的談判時,也稱讚其“國之柱石”。

不過等他開啟和珅的摺子,仔細看完裡面的內容後,已經是滿臉怒意。

五年!登陸廣州貿易!索要小島!

那個趙新果然狂妄悖逆,視我天朝於無物!和珅在密摺中也提到“恐彼陽言休養,陰圖益兵再舉。”

不過和珅跟八阿哥顒璇的意思一樣,還是建議朝廷暫時休戰。雖然祖宗龍興之地,不可聽其蹂躪,但趙逆人馬的火器著實厲害,大兵雲集調動也需要時間。所以先營救被俘將士,等來年開春道路解凍之後,線廣派密探,設法招徠趙新手下,看看能否從內部瓦解;到時大軍壓境,內外合力,才可一戰剿之。

這三項條款,依顒琰的意思,他是一個都不想答應。可他也明白,眼下連最精悍的京營火器營和蒙古八旗都打不過北海鎮,再說什麼也是無用。萬一對方反悔,一路南下打到盛京,那自己這些人可就真成了大清的千古罪人了!

想到這裡,顒琰長嘆一聲,將兩份密摺裝入匣內,起身去了養心殿。這事最終成不成,還要看乾隆的意思。

一個時辰後,養心殿西西暖閣裡,乾隆坐在寶座上,頭頂上掛著“勤政親賢”的匾額。顒璇跟和珅的那兩份摺子就攤在他右手一側的小几上。地上的水漬和茶碗碎片已經被太監收拾乾淨,再也看不出一絲痕跡。而顒琰則跪在地上,滿臉淚痕。

乾隆咬著牙緩緩道:“朕曾說過,大一統而斥偏安,內中華而外夷狄,此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是故夷狄而中華,則中華之;中華而夷狄,則夷狄之。可笑那趙逆雖是一個漢人,舉著朱明大旗,竟然與海外夷狄為伍。和珅的摺子上既然說了他曾經從朝鮮人口中聽到過,那就派人去問朝鮮國正使李性源,一定要查清楚那個所謂的阿伊努國是何來歷。”

“兒臣回去就派人去。”

在乾隆看來,判斷一個王朝是否有正統地位,不是以民族為判定標準,而是根據是否有相當的統治疆域,並且是否能進行有效的管理;那些在史書上“重夏輕夷”的看法實在是有失公正。

對於滿清統治的正統性,乾隆早就透過對前明失去了正統性的理由做了進一步的說明,並透過對歷代通鑑的御批而告知天下讀書人。

比如元順帝北逃沙漠,雖然也是子孫不絕、苗裔屢傳,但他放棄了中原,失去了對中原的“疆域可憑”,所以蒙元的正統性也就由此斷絕。

(“疆域可憑”,就是對統治下的國家領土能進行有效的管理。要麼佔據中原,要麼佔據江南半壁。海島和邊荒之地不在此列。)

而對於前明的滅亡,乾隆則指出,南明在福王的時代,還算是江山半闢,疆域可憑。假使能立國自強,不過分貪淫的話,也能混個偏安,未必不比當年的宋高宗差。至於隆武、永曆則是遁跡福建、雲南,苟延殘喘,再也不能算是一個國家,最多也就和南宋最後流離海島的二王類似。當福王兵敗被抓,前明正統就沒了;而隨著永曆之死,則前明遺緒已失。

作為“盛世”之下的君主,乾隆對於“華夷論”的這番見解在這十幾年來已經深入人心,天下的讀書人也不會再將明亡與滿清的正統性進行對立,由此進一步確認了滿清統治的合理性。從這一點上來說,乾隆做的比康熙和雍正都強。

顒琰已經明白了乾隆的意思。那就是前明的正統性早就喪失的一乾二淨;即便趙新能拿出證據證明他是趙王后人,就算他舉出前明旗號,天下的讀書人也不會跟從的。而得不到讀書人的支援,老百姓也不會跟隨的。

乾隆其實也是無奈,祖宗龍興之地,那是半分也不能讓的。可是如今打又打不過,只能先從大義上站穩腳,然後再徐徐圖之。

“起來吧。”

“兒臣謝父皇。”

“對那個趙新,你怎麼看?”

“依兒臣所見,此人行事頗為怪異。那雙城子一帶俱是蠻荒,他養活手下那許多人,不說跟朝廷索要糧草,卻只貪圖用我軍將士交換黃金寶貨。他到底想幹嘛?這事兒兒臣到現在也想不明白。”

乾隆沉聲道:“朕自御極以來,敬惟祖宗開創艱難,夙夜孜孜。白山黑水,乃系顯祖發祥之地,斷不能尺寸有失!他想要五年休養生息,朕卻偏偏不能給他五年!否則賊勢一大,恐難再製。似此等狡焉思逞之徒,跳樑小醜,斷不容輕赦,必發大兵殲戮剿除!彼雖火器精銳,但我天朝兵威不容褻瀆!”

顒琰道:“父皇洞鑑萬里,聖明燭照。趙逆眼下不過是倚恃路途遙遠,北地苦寒,才敢聚眾抗衡。當年父皇命兆惠征討伊犁等處回城,道路險遠甚之萬倍,大軍一到,也是俱經剿滅。兒臣的意思是,先等被俘將士回來,詳細查清戰場經過再行制訂對策。到時大軍一出,斷不能讓其稍延殘喘。”

乾隆最後頗為肉疼的說道:“那就先這麼辦吧。這筆款子不要從戶部走,由內務府那邊出。不過此事要嚴加保密,不可洩露半點風聲。”

“是。父皇放心,這事兒臣會安排的滴水不漏。父皇,兒臣想請示關於阿桂如何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