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天下的正義(第1/2頁)
章節報錯
陸奧國宮城郡,青葉山。
天明時分,一騎快馬從青葉城(仙台城)的大手門裡跑出,順著門外的大路向著東海道的方向急速奔去。
城中的二之丸內的勘定所議事廳內,一眾仙台藩的家臣自昨夜接到松島町奉行的快馬報信後,便集體入城召開會議,連夜商討如何應對突然出現在松島町外海的夷船。
隨著報信的人不斷補充訊息,眾人此時都已經知道了那艘大船外塗著的“雷神”二字。這讓所有人更加疑慮,不敢輕舉妄動。
總要先問了江戶那邊才行,最好幕府也派人過來,這樣伊達家才不會讓將軍大人抓住小辮子。
話說獨眼龍政宗在修建青葉城的時候,考慮到有朝一日也許會與德川家爆發戰爭,所以才選定了青葉山的高地作為建城地點。這位猛人還特地給後代子孫留下了一份作戰推演圖(“仙台御陣の御觸に付御內試”)。
不過,仙台城內雖有天守臺,但是卻沒有建造天守閣。主要是伊達家擔心德川幕府認為自家圖謀不軌而興兵討伐。
不料多年小心謹慎,可麻煩還是上門了。
此時的一門筆頭石川村文眉頭緊鎖,手中的扇子不斷拍打著膝蓋。此刻的石川村文內心懊悔不已,你說我咋不跟著家主去江戶呢?這爛事就不用我管了。
這位才三十四歲的一門筆頭在伊達家的名聲並不好,除了撈錢,終日就是貪圖安逸享受。要是指望著他能拿出什麼決斷,伊達家早涼了。
議事廳內,一門眾裡的水沢伊達家家主伊達村善還是個十二歲的孩子,問了也是白問;湧谷伊達家的家主伊達村常也是裝傻充愣,做沉思狀。
這時只聽一人緩緩說道:“這麼拖著不是辦法。如果那船是將軍大人的,不過是一場誤會;可真要是夷船,我們不得不防啊。”
眾人聞聲看去,原來是宿老遠藤守信。這位都六十多了,平日裡鬼精鬼精的。石川村文日常處理藩內事務時,經常徵詢他的意見。
“那您的意思是?”石川村文探身詢問到。
遠藤守信想了想說道:“松島町那裡要加派人手武備,就從本城派。再安排松島和石卷港那邊小早船,阻止大船靠岸。只要大船不靠岸,我們也不必派人上船檢查,等幕府派人來了再說。”
“如果大船上的人向我們索要水米補給之物,該如何應對?”有家臣提出了問題。
是啊,萬一人家找上門來,誰去背這口鍋呢?
“這事找個下級官吏和商戶一同處理就行,奉行所那裡不要出面。”遠藤守信微微一笑說道。
好吧,背鍋的人有了,大家心情頓時放鬆下來。
石川村文看了看身邊的幾個伊達本家的一門眾,見眾人都沒有反對,這才用摺扇一拍大腿,說道:“如此,就依老大人的辦法。”
松島町內,片山勘兵衛家中。
吃過早飯的片山勘兵衛看著眼前的勝海舟三人,搖頭嘆道:“你們的陣勢太大,連青葉城都驚動了,估計江戶那邊還要派人來。這下不好辦了。”
勝海舟道:“此次前來,我家主公就是為了大批接送流民,船小了豈不是白跑一趟。”
片山勘兵衛道:“還好你們在船頭寫了‘雷神’二字,本町奉行這才不敢輕舉妄動。我想了解的是,那位趙大人為何給船起了這麼個名字?”
勝海舟聞言,回視身後的利吉二人,微微一笑,這才說道:“主公讓我特意告知片山君。那鐵舟上裝有兩門遠超國崩的火炮,數息之間便可裝藥開火,一炮可擊數十里,勢若天雷,無堅不摧。故名‘雷神’。”
片山勘兵衛不敢相信的瞪大了眼睛:“鐵舟?你說那條大船是鐵造的?”
“從上到下,從裡到外,俱是鋼鐵所造。而且在海上還能日行千里。”勝海舟微笑著說道。
這簡直是亙古未聞!片山勘兵衛完全不能相信。話說德川家造的那條安宅丸上,也不過是用拉長銅板在內部穩固船身而已;但就這都難以開動。
可勝海舟卻說那條大船從上到下全是鋼鐵造的,開什麼玩笑!拿來打製刀槍造鐵炮行不行?這也太浪費了。
一念至此,片山不禁眉頭深鎖,一字一句的問道:“你們這是要幹什麼?!”
勝海舟喝了一口茶,放下後才緩緩說道:“自前年山背以來,天下各處災荒不斷。大批農人無田可種,背井離鄉,淪為賤民。幕府和諸藩不思救濟,反倒放任無數災民橫屍荒野;諸藩更是橫徵暴斂,貪腐橫行。片山君,你自己都說了,町內各家米店勾結藩內家老,肆意漲價,怨聲四起......”
片山勘兵衛驚訝的看著眼前的年輕人,他發現對方的氣質跟去年已經有了很大變化。從語氣到眼神,有時竟犀利如刀。
此時的勝海舟等島國眾在經歷了熊島一戰、親身試炮之後,眼界和信心已經完全不同往日。
在自家主公層出不窮的各類新式火器和強橫手段下,他完全相信趙新可以帶領他們縱橫天下入如探囊取物。
即便是德川幕府,在趙新無數次輕蔑的語氣下,勝海舟也受到了感染,更不要說六十二萬石高的伊達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