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直關注著試種紅薯的進度。

他想,沒準兒,他往後還能靠著這紅薯的普及,再往上升一升呢。

聽說姜二丫帶著永安侯府的老侯爺到了縣衙,馬大年立即放下手頭的事情,迎了出去。

等馬大年向姜廣義行了禮,姜二丫才把來意告知馬大年。

馬大年嚇了一跳:“什麼?您要免費把紅薯贈送出去?”

姜二丫點了點頭,“不是全部,只捐贈一部分。”

有她的干預,清江縣受蝗災的影響並不大。

大部分人都聽勸,提前把自家的餘糧密封起來了。

既然如此,她便不需要把所有的紅薯都發下去,每人發個三百斤,不讓百姓因為飢餓而死,就足夠了。

剩下的大半紅薯可以儲存起來,來年春天拿出來育苗……

姜二丫問馬大年:“清江縣目前有多少人口?”

馬大年回道:“戶曹所去年過年前統計出來的資料,全縣共有九千八百七十三口人。

但是,時間過去了十個月了,這十個月裡,肯定有人員增減的情況發生。”

姜二丫點了點頭,有人員增減很正常,比如老薑家那一家三口,就已經離開了清江縣。

她說道:“我只需要知道個大概,不必知道具體數字。

這樣,我下午就把紅薯運到戶曹所的倉庫裡去,你組織戶曹所的人手,把紅薯發放下去,按戶籍薄和身份小竹牌來發,每人發三百斤。

戶曹所的人發過賑災的救濟糧,也發過補種的糧種。

發放紅薯的事情交給他們,應該沒有問題。

回頭你再把發放後的憑證送到我家來……”

馬大年忙不迭應下。

姜二丫願意捐贈紅薯這種新糧種,老百姓肯定高興。

還是那句話,白給的,誰拿著不高興?

老百姓一高興,不得稱讚一下姜二丫這個大好人啊?

他們稱讚姜二丫的同時,肯定也會順帶著誇誇他這個好縣令的,對吧?

跟著沾光的事情,傻子才會拒絕。

馬大年屁顛屁顛地跑去幹活了。

姜廣義坐在客廳裡,睨著姜二丫,問道:“你為什麼不讓我將紅薯的畝產上報當今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