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億的蝗蟲,在清江縣停留了幾日,起碼損失了六七成。

剩下的那三四成抱成團,逃往西昌郡城。

姜二丫想起剛剛升任西昌郡守的趙文昌,決定幫幫這個倒黴的孩子。

她命人將兩萬雞鴨裝籠,送到西昌郡放牧,順便把蝗蟲的十幾種吃法傳授給趙文昌。

做完了這件事,接下來,她就要組織人手挖紅薯了。

杏林村的人早就自帶農具等著了,姜二丫剛一發話,他們便舉著農具嗷嗷叫著,衝向姜二丫家的紅薯地。

二丫說了,村裡人幫她挖紅薯,她不給工錢,但會發紅薯,每人五百斤!

有了這五百斤的紅薯,他們今年可以放開肚皮吃飯了。

除了發紅薯,二丫還會發紅薯藤條。

他們這兒的蝗蟲治的又快又好,因此二丫家的紅薯藤條並沒有被蝗蟲吃光,還剩了不少。

那些藤條上的紅薯梗可以吃,嫩葉也可以吃,老一點的只要咽得下去,仍舊可以吃。

人要是咽不下去的話,還可以拿去喂家畜。

再不濟,曬乾了還能拿去燒火做飯。

白給的東西,沒人不願意要。

姜二丫手上總共就五六百畝田地。

最早買的那些田地分佈在各個村子裡,種在那些田地裡的紅薯,由附近村民來挖。

剿滅黑風寨之後買的那二百多畝地,由她手下的佃戶幫著挖。

陳員外雖然遠在京都,但他家大夫人親自出動,監管著底下的人,把種在他家田地裡的紅薯都挖了出來。

其他鄉紳富戶也是如此。

短短三天,兩千畝紅薯便全部挖完了。

姜二丫拿著各處統計出來的資料,帶著蕭星河和姜廣義去了縣衙。

趙文昌升官之後,原清江縣縣丞馬大年升為新一任的縣令。

馬大年與姜二丫也算是老熟人了。

他心裡跟明鏡兒似的,他的前任趙文昌趙大人,能在短期內升官,離不開姜二丫這個小姑奶奶的提攜。

巴結好這小姑奶奶,好處大大的有。

別的不說,就前幾天的蝗災,就是這小姑奶奶想辦法解決掉的。

馬大年也知道姜二丫試種了兩千畝的紅薯,他不是蠢人,自然看得出這紅薯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