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弟他在苗寨的一個童生那裡讀書,束脩便宜,一年只要一兩銀子,那人是阿其瑪的親叔叔,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忍受她的原因,雖然她對我下了蠱逼迫我,但也不是一點好處沒許。”高建自嘲般笑笑。

不知想到什麼,他又連忙解釋,“堂弟他是不知情的,他就是個書呆子,正因他喜歡讀書,我們才發了狠要供他。”

“阿其瑪的叔叔知道你們的事嗎?他能善待你堂弟?”宋長樂心情複雜的問。

“阿家對阿其瑪和阿其紅很寬容,大概因為整個家族只有她們倆遺傳了瘋病,阿家人認為是她們替全族人擋了災,所以一直對她們不錯,諸多容忍。”

高建顯然對阿家的事頗為了解,可見這人沒有表面看起來那麼簡單,是個有城府的,所以剛才他和高明被烏樹一群人打也不算太冤。

想到宋長樂的身份,高建補充道:“堂弟他功課學的很好,阿其瑪的叔叔說堂弟明年就能下場參加縣試,甚至府試,堂弟他真的很有天賦。”

宋長樂懂他的意思,如果高家堂弟能考上功名,那她爹作為縣令也長臉,政績也更好看,這個高建果然是個有心計的。

“看你說的不似作偽,估且相信你堂弟是個能人,我可以幫助一二,明年你們堂弟縣試時我可以借些銀子給你們,不過你們要寫借據,在果山幹活抵債,你們可願意?”宋長樂把自己的要求攤開了說。

高建和高明大喜,連忙拱手道謝,“我們一定好好幹活,直到還清銀子為止,堂弟他也肯定不負所望,一定會中的。”

“這麼肯定?”宋長樂看他們一直強調堂弟能中,不禁疑惑,這堂弟當真這麼厲害?

不會是這二人和阿其瑪姐妹待久了,被傳染了瘋病,有臆想症吧?

可能宋長樂的表情太明顯,高建和高明讀懂了她心中所想,為了打消她的疑心,便當場驗證。

驗證方法就是高建熟練的背了一篇四書裡面的一節文章,高明也選了一節背出來。

“你們也上過學?”宋長樂問。

“沒有,這些都是堂弟休假回家時教我們的,我和二弟記憶力都不錯,識字後只要讀個幾遍書就能背出來,堂弟天賦更甚。”說到這點高建頗為自傲,可惜家裡太窮,他們無力科考。

原來如此,難怪如此自信,倒是可惜了這麼好的天賦,難怪寒門難出貴子,光是讀書的費用就能掃除一大片,科考就更是難上加難,所以貧家人大多是文盲。

所以古人對讀書人很是看重,很是敬畏。

“你把高堂弟帶過來我瞧瞧,若真像你們說的那麼神童,我便可以放心資助。”宋長樂想到了前世那些有錢人做慈善,資助貧困學生讀大學之類的,現在她有能力也資助一回。

“堂弟就是神童,他真的讀書很厲害。”高建高明語氣篤定的回答。

宋長樂不想聽他們多說,“得先見人,找人考考他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