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改革(第2/3頁)
章節報錯
畢竟,謀反這個東西,不管是誰,只要沾染上了,就沒有好下場。
“阿翁,太上皇真的要離開長安城,去大唐各地遊玩嗎?”
蕭銳沉默了一會,不甘心的繼續問道。
“除了當初打江山的時候,陛下基本上都沒有怎麼去過各地。
如今大唐國力蒸蒸日上,各地應該都是在發生了許多變化。
也許太上皇是真的想要去各地看一看吧。”
一向聰明的蕭瑀,這一次也有點把握不住情況了。
實在是李淵提出這個要求的時候,有點太過突然。
“你可不可以找一個理由,讓太上皇不要帶著你離開長安城呢?”
在蕭銳看來,只要還在長安城,就還有起來的機會。
如果離開了,雖然李承宗也還是有可能想到他們的,但是機率就要低很多了。
“沒有必要,這個時候,離開長安城躲一躲風頭,也是好的。”
蕭銳:……
……
大唐的官員太少了。
沒錯,就是太少了。
而不是太多了。
一個縣裡頭,吃皇糧的往往就只有縣令、縣丞、縣尉三個,甚至有些地方就只有縣令和縣丞兩個。
雖然這些人身邊都會僱傭一些胥吏來協助管理,整個縣衙往往會有上百號人。
但是跟後世相比,完全是不夠看的。
縣裡面是這樣子的,到了長安城,也好不到哪裡去。
六部的級別雖然挺高的,但是每個部的官員數量其實也是一點都不多
當然了,這個年代官員負責的東西也沒有後世那麼多,所以人數少也有人家人數少的理由。
只是李承宗顯然是不習慣這樣子的方式。
在他看來,中央朝廷如果不能把觸手影響到每個縣,每個鎮,那麼這個統治就是不夠穩的。
增加人口流動,雖然會多很多管理問題。
但是對於打壓世家勳貴在地方上的影響力,其實是有好處的。
趁著四個宰相都致仕的機會,李承宗自然也想要做點什麼。
“陛下,我大唐現在都是各地的大行臺在管理者州縣,如果要變更的話,那麼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褚遂良和馬周作為李承宗的親信,這些事情肯定是第一時間就收到了風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