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梁氏籌備生辰宴(第2/2頁)
章節報錯
管家將振江城裡所有的世家名人,文人名士,沈雲之的下屬官員一一抄寫出來給沈夫人過目。沈夫人逐個瞭解思量,草擬出一份邀請名單。
管家看著這份名單,很佩服自家夫人做事如此周全,這份名單,有與老爺有交集的世家,下屬官員,文人名士,也有一些家境一般的舉子雅士以及地方商賈財神。這場生日宴,不是一場簡單的宴會,是她老爺來到振江的第一場生日宴,要通這場生日宴固穩沈雲之的地位,她既幫沈雲之考慮開啟上層交際圈,又立樹一個地方官親民惜才愛才的名聲,又可以拉攏當地財神的支援和助力,雖然她也看不起這些商賈,滿身的銅臭味,但關鍵時候也是最大的助力。
將宴會的相關事且安排妥當後,沈夫人檢查沈若茹和沈若馨抄寫的經書。
“茹兒的字越發娟秀了,只要靜心做事沒有做不好的,你們看,用心了字就寫得好看了。”
心情好了,順眼了看什麼都美好的。難得主母如此誇讚,沈若茹受寵若驚,抄寫更盡心賣力了,如此她希望四哥哥在家多呆幾日,這樣她們的日子也好過點。
要到晚膳時,沈家家主沈雲之回來了,這些天來,他總是很忙,沈家人連沈夫人從來也不敢過問。家主嘛,他自有忙的正理。
今天難得大家都在,沈夫人安排廚房一大桌好吃的,蕭姨娘忙著給老爺和夫人佈菜。
“別忙了,你也坐下來吃吧。”沈夫人難得如此和善向蕭姨娘說道。
“哎,好的。”如得了受命一般,蕭姨娘眉開眼笑的坐下來,她知道,夫人說一不二的,難得她高興就不會苛求她這個妾了。
用完膳沈雲之夫婦一起回到書房,沈夫人將她草擬好宴請賓客名單拿給家主過目,並將相關事宜逐一商量。
對於沈夫人安排的事,沈雲之是最放心也是最信任的,他們夫妻多年,家裡的大小事務均是他的這正妻親自操勞,從不假手於人,凡事都安排得妥妥當當的,從不讓他過問和操心。
“這些名單再減一些吧,不過是一個生日宴,過於鋪張會讓一些自詡清流人士抓著不放。”
“好的,老爺。”
“那些個夫人小姐就少請吧,當適請些幾個世族家的夫人就行了,請那些小姐來,我們家又沒有身份的姑娘來招待,請來反而怠慢了人家不好。”
“我想著,四哥兒也大了該到說親的年紀,整日呆在學院裡,我想著請這些世家小姐來,好讓他開開眼,免得他眼皮子淺誤把芙蓉當牡丹。”
沈雲之翻開案上的書籍,看了幾行字,聽到夫人這麼說,就覺得話裡有話,是不是最近四子沈欽有什麼事,他這段時間對於這個兒子,他確實疏忽管教了。
“是不是欽兒有什麼情況?”
“你自己的兒子,你還不清楚?對於學業上的事我是管不來的,能有情況的還不是兒女情長之事。”
沈夫人過來給沈雲之捏捏肩頭。
“意思,欽兒心裡有人啦?誰家姑娘啊?”
“此女,是老爺老熟人家的姑娘,老爺還見過呢,人家從樣貌到才情可還被老爺誇讚過呢。”
沈夫人越說越讓沈雲之摸不著頭腦,他才幾天沒時間理會兒子,而且近來兒子也一直呆在學院裡,若有什麼風吹草動他應該清楚,對於學業上的事,他是隨時關注的,經常去信與院長和教習管了解情況,還是一如既往名列前茅,沒見有什麼反常的反映。
“我有過誇讚誰家姑娘?我怎不記得了?”
“老爺心裡裝的自然都是大事,她又不是什麼天仙王母娘娘,老爺不輕意說起的自然過了就不記得了。老爺是否記得那體《江城詩集錄》?”
經夫人提醒,沈雲之似有些印象,“夫人說的是前內閣大學士陸雲釗編撰的《江城詩集錄》,這與欽兒喜歡的姑娘有什麼聯絡?”
“老爺再想想,裡面收錄的有幾首詩是不是出自振江城的才女之手,那姑娘老爺還參加過她的及笄之禮呢。”
“哦,原來是洛景白家的大姑娘呀,怎會是她。我想著他瞧上的應該是慕雲家的三姑娘慕雲慧敏。”
這個結果也讓沈雲之意想不到,同時也很不高興,還以為眼高於頂的兒子,喜歡的物件也會是慕雲家的姑娘,像洛景白這樣人家教養出來的姑娘怎會值得他喜歡?看來夫人說得沒錯,他這兒子眼皮子太淺了。
“如果是慕雲家的三姑娘就好了,我也不用這麼勞心勞力了。昨兒還跟我頂撞了,說非那姑娘不娶。”
“他敢!”沈雲之氣得拍了桌案,筆架子都被震倒一地。
“老爺您別發火,喝口茶順順氣。”沈夫人將茶水遞過來,幫她老爺揉揉胸口。
“叫那小子過來,叫他跟那姑娘立即了斷。”
“老爺這可使不得。”沈夫人忙阻止。
“為何?”
“這事急不得,主要現在欽兒也還沒求我們去幫說親,說明什麼?”
“說明什麼?”沈雲之反問。
“說明欽兒心裡還有顧忌,不管他是顧忌我們會反對,還是真的顧忌那姑娘的家世而值不值得他求娶,至少他沒有挑明,我們且晾著,那天我試探他也是著急了些,把他逼得急了,所以我們下一步不可逼得太緊。我們明裡暗裡讓他多接觸那些世家小姐,看看他的反映,或許他與那些小姐接觸得多了,覺得好姑娘不只那洛姑娘,漸漸把心思從那姑娘的身上轉移到別人身人,問題不就自行解決了?”沈夫人分析得頭頭是道。
“沈夫人說的是,不過那洛景白那裡該敲打還是敲打,免得他們抓著欽兒不放。”
兩人合計著,怎麼讓兒子歇掉求娶洛沉香的心思。可是夫婦倆兒誤會也低估了自己兒子的為人和品質,以為自己教養出來的兒子如他們一樣只追求功名與利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