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洛沉香早早就帶著穗兒和蕊兒來洛霓裳成衣鋪,留著莖兒給玲兒打下手研究新菜譜,等成衣鋪生意一切順當穩定了,也該著手準備新食齋了,所以她要盯緊成衣鋪。

自從重整後,再加上開張那天聲勢做足,後來的生意雖沒有開張那天那般,但天的銷量和定製量還是爆漲,徐管理兒每天都笑得合不攏嘴,穗兒更是幹勁十足。從一個丫鬟慢慢兌變成能擔事的管事了,因長期困在高門裡,又是個女孩子格局還是沒有完全開啟,這是需要時間來磨礪的。

洛霓裳成衣鋪形勢越來越好,洛沉香也可以暫時先放下了,她又盯著玲兒的菜譜的事兒。關於新食齋的鋪子的地點,洛沉香已有目標,而且打理新食齋新管事兒她已定好,原來食品鋪的楊方成作主管事,糧行的王錚為副管事,兩個人一個心思活絡機靈,一個沉著穩重,一個好動,一個好靜,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正好互補,一個主外一個主內。

原來洛沉香想做的桌子和新式食鍋她已拿圖稿給王錚找匠人去做,那新式食鍋到是做出來了,她拿來家裡試了一下,還可以,就是還有存在一些問題,又拿去給匠人作一些改進。桌子難度大還沒做出來,根據王錚的說法也快了。新食齋的需要購置的物什,聘請的一些廚子,端盤子的、洗碗的等所瑣碎,洛沉香都交給了楊成方和王錚兩人去操持了,她只把控大方向,年輕人做事兒就是不一樣,一心想幹出一番事業,所以洛沉香雖然只是一個十五六歲的小姑娘,他們心裡毫無芥蒂,幹勁十足,效率極高,膽子大也有自己的主意,不用事事盯著。

新食齋理得差不多,洛沉香又來忙洛霓裳鋪子的事兒,如今她心裡就除了鋪子就是鋪子,很少管家裡的小妹,也很少到蘇府找蘇子瑩了,蘇子瑩也在忙著準備自己的嫁妝,所以這兩個摯交各忙各的好長時間沒見面了。

這一個多月來,沈欽來找洛沉香一兩次,但因洛沉香忙著鋪子裡的事,每次都只是匆匆見個面,就分開了,導致沈欽心裡梗塞,覺得他的香兒心裡沒他了,一忙起鋪子心裡眼裡只有鋪子,可他也清楚香兒如此忙䘵和辛苦所謂何事,看著洛沉香清減不少心裡難過不已。

這天洛沉香和穗兒在成衣鋪裡忙著設計和修改那些夫人定製的衣裳樣式圖稿,向媽媽帶著繡娘們趕製夫人小姐們定製的衣裳,並再趕做新一批成衣,鋪子裡沒有成衣襬著也不行。向媽媽穿梭在繡娘間,一會看看這個繡的花兒怎麼樣,一會瞧瞧這個繡娘縫製的針角合不合格,“大姑娘是給大家雙倍月例的,做事要盡心,不可馬虎,我們精益求精,這樣不僅能做出精緻的衣裳還可以提高我們自己的技藝,凡是想濫竽充數者一例不用心做事者,早早回家抱娃去,不能壞了我們洛霓裳的名聲,想多拿銀子就好好做事。”

“向媽媽”蕊兒在走到向媽媽面前,“大姑娘叫您到那邊屋子商量事情。”向媽媽聽說就隨著蕊兒來到洛沉香面前。

“大姑娘有何事?”向媽媽向洛沉香一輯。

洛沉香指著邊上的凳子“媽媽先坐下,我與你商量個事兒。”

向媽媽聽從坐下來,一臉期待著洛沉香,大姑娘一叫她來肯定有得要事情要說,夫人雖然已經說明,洛霓裳成衣鋪已全部交由大姑娘打理了,也就是說所有事情是大姑娘說了算的,她也見識過大姑娘的能耐,是服得五體投地,可大姑娘雖然年輕,可做事成穩與她們都是有商有量,尊得他們的意見和想法,從不拿喬,也不仗著是家主而獨斷專行。

“我剛剛數了昨天客人定的衣裳,量不少,剛剛還陸陸續續有人過來定製,想著,我們現在現有的繡娘也才七八個,按著這個量是忙不過來的,如果量多趕製時間上跟不上也會影響以後的客流,所以我打算再招幾個繡娘,我們把繡房再擴大,我瞧著與我鋪子右邊連著的那家雜貨鋪子生意不怎麼樣,之前我聽那家掌櫃的說生意太冷淡,想盤出去回老家,我讓徐管事先去與他聊聊,結果直接把它買下來了。”

“為了擴大繡房,特意買個鋪子是否太浪費了,再說我們現在這個鋪子也夠大了不用再擴大鋪子,多招幾個人來大不了將院子改造一下,我們克服就行了,真的沒必要盤那個鋪子。”向媽媽說道,她也有想過希望大姑娘擴充繡孃的想法,可不想因為這個而過大加大成本。

“我知道向媽媽擔心,不想增加一些無謂的成本,可我的想法是,我們增加不只幾個繡娘,可能要增加到二十幾個左右。”

“二十幾個?”向媽媽不敢相信,以為洛沉香說錯了數字。

“對,二十幾個。這個本就在我的計劃之內,這原本是計劃在半年之後再進行的,可是我們洛霓裳成衣鋪現在比之前預期要好得多,所以不得不多招繡娘,我只能把之前的計劃提前實施了。”

洛沉香的計劃是,先把洛霓裳成衣鋪主要是為洛家成衣鋪造勢,先把名聲打響,然後擴大鋪面。當前洛家成衣鋪的客人都是些貴婦姑娘,洛沉香還想做男式衣袍,不僅做好華服,還要各種檔次,各種面料,她們洛家的衣裳應老少皆宜,不管富人,不管窮人,都能穿上洛家的衣裳。

在忙著的重整成衣鋪的那段時間,她留意了成衣鋪邊上那家雜貨鋪子,見生意沒怎麼好,於是就讓徐管事有意無意和那家雜貨鋪的掌櫃聊天,後面才瞭解到那掌櫃因生意太清淡快撐不下去了,想盤出去,所以她就讓徐管事趕緊與那掌櫃談下那鋪子。再深入瞭解後鋪子的東家已經回老家了,想把鋪子買了,所以洛沉香將情況與母親歐陽琳說後,母親也很非常贊成直接把鋪子買下來。想不到找到人一談就成了。

“我們把那邊鋪子的院子和那邊的院子打通,整合成一間大繡房,那邊餘的廂房做為脂胭首飾和成衣的庫房,前面的鋪子我要做胭脂首飾鋪。”

“脂胭首飾鋪?”向媽媽又是震驚。

“對,向媽媽您是知道那些夫人打扮是很講究的,從羅裙衣杉到頭面首飾是要必須能搭配起來,不是所以的首飾都能搭配所有的衣裳。我們原本就有胭脂首飾鋪,有這個基礎,有現在的加工坊,有現在的師傅,我們要做的就是在設計每套羅裳時,就設計相匹配的首飾。”

“還是姑娘瞭解那些貴婦們,雖然我不太瞭解也不太懂這些些門道,但還是覺得這個心思挺巧妙的。”向媽媽除了會做刺繡會做衣裳,其他的事對她來說雲裡霧裡的。

洛沉香也知道向媽媽一心只想做好衣裳,對其他的事情一竅不通,所以不作過多的講解,“那是以後的事兒了,我想我們新招的繡娘由向媽媽帶著穗兒選聘,選聘出來後,先由媽媽你帶著練手,等能上手了再讓她們參加做衣裳的活兒,不知行不行?”洛沉香與向媽媽商量道。

“行,這個絕對沒問題。”向媽媽一口答應,“這本來是份內之事。”

“向媽媽,我還有個想法,你看看行不行,這個呢在於你,如果你不同意我也不會為難。”洛沉香輕聲道。

“什麼事?姑娘儘管說。”

“向媽媽的一身技藝是羨煞多少旁人,可您有想過將這些技藝傳給她人,以後不致於失傳於世?”

“姑娘是說傳給穗兒姑娘?”

“是誰得由向媽媽自己定,當然得選個人品與天份兼優才行,單有人品沒有天份,是不能百分之百傳承到向媽媽一身的本事技藝,單有天份沒有人品,一心想著憑藉技藝謀取私利,定會惹上一些利益紛爭,反而讓這技藝失去色彩。向媽媽可以先帶一些徒弟,且邊教邊觀察每個人的人品與天份,等中心有了所向再傳授也不遲。至於後面您的傳人能不能與我們洛霓裳效勞那就看我們洛家自己的本事與能耐,這個向媽媽不必擔心。如果向媽媽多培養出能人出來,那也是一種造福,我們不能為一己私利而藏著掖著。”

“姑娘說得極是,想不到姑娘還有如此的心胸。”

“我想著,這世道,我們女人做事最難,有多少家庭衣不蔽體,入不敷出,女人想出來做事又沒多少能做之事,所以就想多了一些,以後如果有誰想到我們這裡做事,或者學習繡活之類,我們該收納就收納一些吧,學下來能幹的人品也端正我們可以招為繡娘。”

“姑娘菩薩心腸......”向媽媽正說著話,前面鋪子像有人在起爭執,將洛沉香和向媽媽的商議打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