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782 娑娜與萊斯特(第1/3頁)
章節報錯
從記事起,娑娜就知道自己和其他的孩子不太一樣。
修道院的嬤嬤發村裡買的甘蔗糖的時候,其他的孩子會哈哈大笑,她也想笑,張開嘴巴卻什麼聲音也發不出來,那個時候她是同齡人口中的怪胎,沒有人會跟她玩,
如果嬤嬤要修道院的孩子們分成兩組做遊戲,另一組一定是她一個人,而她面對的往往是另一個小組的古怪眼光,亦或是幾聲壓抑的低笑。
當其他的孩子因為調皮被嬤嬤訓斥的時候會哇哇大哭,而她卻從不知道哭出聲來是什麼滋味,不僅僅是因為她從不會惹嬤嬤生氣,還因為她不想體驗哭泣。
娑娜不敢賭自己會不會哭,所以她是修道院裡最乖最乖的孩子。
不會笑就已經讓她淪為異類,如果連哭都不會的話,她害怕自己失去最後的溫暖。
這溫暖來自於收養她的老嬤嬤,這富有耐心的溫暖不僅僅為她保留了被許多人覬覦的靉華,還教會了她什麼是愛,
如何去愛,又如何被愛。
於是她明白了,溫柔的笑容是治癒人心的良藥,她並不需要開口說話,不需要哭,不需要笑,別人也一樣可以認同她,喜愛她。
在嬤嬤無私的愛中,她逐漸得到了同齡人的喜愛,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她成為了修道院裡最受歡迎的孩子,就算是再桀驁不馴的頑劣男孩,在她的身邊也會盡其所能地展現禮貌和溫柔,
不是因為別的,正是因為她會一視同仁地愛每一個人,無論是傷心還是喜悅,亦或是想說又不敢亂說的小秘密,修道院裡的孩子都會第一時間來找她傾訴,這個時候,令人難過的‘啞’成為了她受人喜歡的地方。
正如嬤嬤所說,待世界以溫柔,世界回以微笑。
能有這樣的生活她已經很知足了,上天卻尤為厚待她,當嬤嬤從別人的手裡為她找回靉華的那個夜晚,她在嬤嬤溫柔的眼神中,第一次奏響了伴隨著自己來到修道院的唯一夥伴。
別人無法撥動的琴絃在她的手中彷彿有了靈魂,她的人生第一次有了微笑之外的說話方式——當指頭撥動靉華的琴絃的時候,她能感受到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到了琴聲之中。
她第一次體會到了放聲大笑,又第一次明白了放聲大哭的感覺,在那個夜晚之中,嬤嬤和偷偷躲在房間外的孩子們聽到了她隱藏在琴絃之中的聲音,陪她一起笑,又陪她一起哭。
她奏響了沒有人能奏響的絃樂器,她用音符證明了靉華為什麼會被她的父親或母親與她一起丟在修道院的門口——只有她能奏響靉華,靉華從未屬於任何人,自始至終,只屬於她。
正因如此,修道院內,再也無人以‘借用’的名義試圖奪走靉華,從不離身的靉華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她表達情感的主要方式。
她找到了比微笑和傾聽更令人喜愛的交流方式,那就是彈一首曲子,而她的曲子則成為了拉林行省最受歡迎的樂符。
娑娜原本以為,自己會在修道院裡慢慢長大,直到接替嬤嬤的衣缽,成為新的修女,用自己的琴聲治癒更多的人,一場突如其來的災禍卻因她而起,波及到了修道院。
嬤嬤告訴她,有很壞很壞的人要帶走她,嬤嬤只來得及告訴她要遠離‘納沃利兄弟會’,她和其他的孩子就被嬤嬤送上了前往德瑪西亞的船。
朝夕相處了七年,臨別之際,她甚至都沒能給嬤嬤一個告別的擁抱,更不知道修道院裡的嬤嬤是否平安,在船上的日子裡,她沒有觸碰靉華,因為她不知道該怎麼用靉華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漂洋過海來到德瑪西亞,在光照者教團的安排下,她告別了其他的孩子,遇到了布維爾家族的養父母,
她用嬤嬤教給她的愛,再一次獲得了溫暖的家,姐姐卡欣娜視她如親妹妹,乾媽媽樂斯塔拉對她百般呵護,乾爸爸巴雷特對她有求必應,她過上了在艾歐尼亞想象都不敢想象的富足生活,雖富足,她卻安於現狀,從未有過非分之想。
除了對修道院和嬤嬤還有些留念之外,娑娜已經喜歡上了這個遙遠而美麗的國度,莊嚴的白色石頭雖不如修道院門前的楓樹,這裡的人卻和艾歐尼亞人一樣懂得什麼是愛。
她以為自己能在新的家庭裡平安長大,用靉華為德瑪西亞的人民帶來喜悅和歡樂……
她本以為,這一次會與之前不一樣。
命運卻讓她再次一無所有。
她是個啞巴,她需要付出常人無數倍的努力才能獲得別人的認同,活在這個世界上,她很疲憊,
從懂事起,她就竭盡全力地把歡笑帶給別人,她自己卻笑不出來,她只想哭,卻不敢哭。
得到靉華的那個晚上是她第一次用琴聲哭,自此以後,就連離開嬤嬤的那天她都沒哭,她不想讓別人跟著她哭,因此她只能笑。
她已經很堅強,很堅強了……
“噠嗒……”
淚珠滑落臉頰,以不可捉摸的命運軌跡敲響了來自於靉華的第一個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