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幾代下來,嫡系一脈可謂是一脈單傳,家族子嗣不興,可以說自朱琳、張槿有了身孕,國公府上下都期待著國公府的下一代小主人的降生。

李馮氏這會兒更是親自陪在張槿、朱琳二人身邊,不時的進出兩女所在房間之中。

不知過去了多久,伴隨著嘹亮的啼哭聲傳出,李桓頓時精神為之一振,就見李馮氏懷中抱著一個包裹在錦被之間的嬰孩衝著李桓道:“桓兒,是個男娃,李家有後了。”

這邊張槿順利誕下子嗣,不過是盞茶功夫,朱琳這邊也同樣順利的誕下子嗣,同樣是一名男娃。

一下子多了兩名孫兒,李馮氏那叫一個歡喜,眼中都含著淚水,要不是忙著照顧兩個兒媳的話,恐怕這會兒李馮氏已經前往李家宗祠告慰李家祖先了。

不到半天時間,秦國公府李桓有了子嗣的訊息便如同張了翅膀一般傳開,頓時引來眾多的官員、勳貴前來送上賀禮道賀。

要知道李桓先前雖然說貴為秦國公府,可以算的上是大明正德一朝最為得寵的勳貴,但是李桓身後無有子嗣,卻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問題。

雖然說李桓年不過三旬,再活個幾十年都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隻要一日無後,那便代表著秦國公府無有傳承。

而今李桓一下子有了兩個兒子,這便意味著秦國公府的榮耀有了傳承,未來即便是李桓出了什麼意外,秦國公府也有繼承者,可以說隨著李桓有了子嗣,秦國公府的榮耀權柄才算是徹底的穩固了下來。

不到半日時間,一眾勳貴乃至朝中不少官員便紛紛登門道賀,使得李府門前門庭若市。

一輛馬車緩緩停下,一身常服的丘聚連忙上前掀開簾子,就見一道身影自馬車當中走出,不是當今天子又是何人。

跟在天子身旁的則是一名孩童,孩童年歲不大,卻是同朱厚照有著幾分相似,正是當今天子之嫡長子朱載坤。

天子看著進出秦國公府的一眾官員、勳貴,嘴角不禁露出幾分笑意道:“看來朕來的有些遲了啊。”

守在秦國公府門前僕從見到天子的時候眼睛睜的大大的,一眼便認出了天子來。

如果說其他官員家的僕從十之八九是不可能認得天子的,但是李桓可是李府常客,以至於就連秦國公府的僕從都對天子印象深刻,一眼便將天子給認了出來。

那僕從第一時間跑進去通秉,而天子則是帶上太子向著秦國公府走去。

因為認出天子身份的緣故,天子一行人進入府中自然是沒有人阻攔。

這邊李桓得知天子親臨的訊息也是頗為驚訝,不過也是第一時間趕了過來,遠遠的見到天子便上前衝著天子一禮道:“陛下駕臨,臣有失遠迎,還請陛下恕罪。”

隨同李桓向著天子見禮的還有如張侖、朱輔等一眾勳貴,官員,眾人顯然也是被天子親臨給嚇了一跳,能夠讓天子第一時間親自趕來,足可見李桓在天子心目當中的地位。

朱厚照大手一揮示意一眾人起身笑道:“朕聞知愛卿喜得麟兒,特來道賀,卿家不怪朕不請自來才好。”

李桓忙道:“陛下能來,是臣之榮幸,感激涕零還來不及,如何敢怪陛下。”

一旁的朱載坤上前衝著李桓躬身一禮道:“朱載坤拜見太傅。”

在天子冊立太子的時候,李桓自然而然的被冊封為太子太傅一職,有教導太子之職責。

將天子迎進廳中,朱厚照含笑看著李桓道:“李卿喜得麟兒,朕知秦國公府對於什麼金銀珠寶之類也沒有什麼需求,今日當著大家的面,朕便恩蔭李卿兩位麟兒為錦衣衛指揮同知吧!”

對於有功之重臣,朝廷往往會恩蔭其父母、妻兒,以李桓之功勳,無論是李馮氏還是妻子朱琳、張槿皆已經是無從恩蔭,那麼做為李桓的子嗣,自然是再好不過的恩蔭物件,昭顯天子對李桓的恩寵一如既往。

一般的有功之臣,能夠得天子恩蔭一個錦衣衛千戶便已經是聖眷正隆了,但是天子這一上來便是恩蔭李桓二子為錦衣衛指揮同知,這恩寵不知羨煞了多少人。

在一眾官員的羨慕當中,李桓忙向天子謝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