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暴利(第2/2頁)
章節報錯
鹽運使這個位子如果說不是有著足夠的背景以及關係的話,那可不是誰都能夠坐上去的。
坊間更是有戲言,做為鹽運使,便是拿一部侍郎來換,都未必有人樂意。
大明有六大鹽運使司,分是兩淮、長蘆、兩浙、福建、山東河東轉運鹽運使司,另外還有廣東、海北、四川、雲南、黑鹽井、白鹽井、安寧鹽井、五井等七個鹽課提舉司以及陝西鹽課司,可以說這十三處衙門差不多便掌管了偌大的大明帝國的鹽業事務。
而兩淮所產出的食鹽差不多佔了大明幾乎一半,可以想象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衙門在大明鹽業當中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力。
做為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衙門的一把手,金立這位鹽運使絕對是一位風雲人物。
這一日,金立正在衙門之中如同往常一般簽發、核查兩淮鹽引以及統計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衙門所掌管的兩淮鹽場所產出的食鹽數額。
鹽場所產出的食鹽別人不清楚,但是做為衙門裡的一把手,金立卻是要弄的清清楚楚,當然這並不是因為要替朝廷徵稅的緣故,而是兩淮鹽場所產出的食鹽數量的多少直接關係到他的收入。
大明官方鹽場所產之鹽有正鹽、餘鹽之分,正鹽便是朝廷規定的鹽戶每一人每年所必須要上交的食鹽數量,而餘鹽便是除了交給朝廷的定額之外所多產出的一部分食鹽。
按。(本章未完!
第三百二十九章 暴利
照朝廷的意思,正鹽屬於鹽戶的核定完成任務數,是鹽戶必須要完成的,只要完成每年的定量,那麼朝廷就會給與基本的糧食。
至於說超額的便劃給餘鹽,朝廷會以高出市場鹽價的價格予以回收,以這種方式來防止餘鹽私下流出鹽場,成為市場上的私鹽。
可以說朝廷的政策絕對沒有什麼問題,即給予鹽戶一定的基礎生活保障,又以高價收取超出的餘鹽改善鹽戶的生活。
但是政策是沒有問題的,到了地方上具體官員手中執行起來可就有了太多的操作空間。
正鹽暫且不提,就說那餘鹽,餘鹽本就是超出朝廷計劃外的產出,這可是沒有什麼定量的,超出多少完全就是各個地方上運鹽使司衙門來統計,如此一來,數量的多少可就全由這些地方上的運鹽使司衙門來決定了。
最關鍵的是朝廷本意是高價由運鹽使司衙門自鹽戶手中收取餘鹽,但是到了這些地方官員具體施行就變成了低價收取餘鹽,然後高價轉賣給與之相勾結的鹽商。
再加上運鹽使司衙門又掌握這開具正鹽鹽引的權利,往往一份鹽引到了鹽商手中便能夠銷售出數份鹽引的食鹽數量。
大明一直以來只有正鹽才具有合法的鹽引,正鹽數量乃是定額,也就意味著鹽引的發放數量也是一個定數,這也就導致大明所能夠收取的鹽稅不會發生什麼大的變化。
豈不知大明人口暴漲之下,對於食言所需又怎麼可能會不暴漲呢,偏偏上百年來,大明鹽稅就是一點起伏變化都沒有,真正的原因就是大量的餘鹽頂著正鹽的帽子流入了市場。
這一部分餘鹽的數量之龐大甚至遠超正鹽的數量,甚至是正鹽的數倍之多,偏偏這一部分餘鹽是沒有鹽引的,沒有鹽引自然也就無法課以鹽稅。
大量的餘鹽在官商勾結之下堂而皇之的進入鹽商之手,流入了尋常百姓之家,其中蘊藏的龐大的鹽利自然而然的成了官員以及鹽商的囊中之物。
翻看著不久之前方才匯總出來的上個月的兩淮鹽場的食鹽產出,金立臉上忍不住露出了幾分笑意。
除了要納入正鹽的食鹽之外,上個月所多產出的餘鹽價值數十萬兩之巨,哪怕是到時候要上下打點,可是最後分到他手中的也至少有萬兩白銀。
每月至少有上萬兩白銀入手,一年下來就是十幾萬兩之多,這還只是他坐在這個位子上面所分得的好處,還不算他背後家族從事鹽鐵生意所得更是數倍之多。
金立美美的喝了一口茶水,他得了陳文良保舉,在這鹽運使的位子上一坐就是近十年之久,想當年他還是初入官場的兩榜進士,因為拜了陳文良為座師,後來更是娶了陳氏女為妻,自此便入了鹽運使司衙門,只一年時間便成了衙門的一把手,這一呆就是近十年過去。
他金家原不過是一個寒門而已,可是就因為他一朝高中進士,休了糟糠之妻,拜在陳文良門下,短短不到十年時間,金家已經成為了揚州赫赫有名的豪紳之家,家財數以百萬計。
翻了翻賬冊,金立滿意的點了點頭,準備回府之後便派人去通知族人還有陳家、徐家、趙家各家將鹽場的鹽轉運走。
忽然之間就聽得廳外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金立聽到那腳步聲不禁皺了皺眉頭,向著廳外看了過去。
當看到來人的時候,金立不禁沉聲喝道∶“金三兒,何事這般匆匆忙忙!”
金三兒乃是金立的書童,跟著金立足足有二三十年之多,可以說是金立最為倚重的心腹,此時金三兒臉上滿是驚慌之色。
氣喘吁吁的金三兒向著金立道∶“老爺,不好了,錦衣衛……一群錦衣衛出現在衙門外,這會兒怕是已經闖進來了!”
金立聞言先是一愣,緊接著皺眉道∶“錦衣衛百戶孫暢前幾日才在老爺我這裡支取了三千兩紋銀……”
金三兒連連。(本章未完!
第三百二十九章 暴利
搖頭道∶“老爺,這次來的不是孫暢,看上去全都是生面孔,根本就不是孫暢那一夥人!”
【有月票的給砸下月票唄。】
看《從百戶官開始》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M..COM到進行檢視。
第三百二十九章 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