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暴利(第1/2頁)
章節報錯
這邊馬永成的舉動自然是引得天子還有李桓二人的注意,眼見馬永成拿著一封密函快步而來,目光自然是落在了馬永成手中那一份密函上面。
行至近前,馬永成向著天子一禮道:“陛下,東廠的探子剛剛送來的訊息。”
朱厚照眉頭一挑一邊自馬永成手中接過密函一邊道“哦,是什麼訊息?”
馬永成開口道:“是四通商會那邊的訊息。”
朱厚照此時已經將密函開啟,目光掃過密函的內容,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笑意,一邊將密函遞給李桓一邊道∶“還真的是一群商賈之輩,眼中只有利益。這陳家當初也是四通商會的主事人,結果這麼輕易的就被他們給拋棄了。”
李桓接過密函看了一番,聞言輕笑道∶“陛下所言甚是,商賈之輩最是重利忘義,陳氏犯事,他們若是不捨棄陳氏才是怪事。”
這會兒朱厚照輕笑道∶“看來這徐家認為搭上了卿家的線,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取陳氏而代之。”
李桓微微點頭道∶“自古以來鹽鐵之利最重,我朝所得鹽稅相比歷朝之數,簡直無法與之相比,其中鹽鐵之利盡入商賈之手,徐氏自然是迫不及待。”
聽得李桓這麼說,朱厚照不由的輕嘆一聲。
做為一代帝王,朱厚照自然清楚大明朝的鹽稅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身為帝王翻看史書記載,不說與蒙元相比,單單是與那前宋相比也是差了太多太多。
蒙元一朝在鹽稅上面每年所得稅銀數以千萬計,同樣前宋以東南半壁江山卻是得稅銀數千萬之巨,其中幾乎半數便是鹽鐵之稅。
而與之相比,大明在鹽稅上面,每年所得稅銀竟然只有上百萬之數,這數目簡直是讓人難以置信。
要知道即便是後來清廷單單是在鹽稅一項上每年所得也有上千萬兩之多,歷朝歷代鹽稅便是朝廷所得賦稅的大頭,甚至直接影響到一個朝廷的興衰。&n
大明在鹽稅上面所得稅銀之少,放在歷朝歷代之中可謂是令人難以置信。
“太祖曾言,鹽稅關乎民生,若然鹽稅過重,必然會導致鹽價飆升,最終受害的還是百姓,所以太祖對鹽稅並沒有課以重稅,便是希望能夠惠及底層百姓。”
昔日太祖朱元璋對於鹽鐵、工商之稅所定額度簡直是低到了極點,其他不說,單是鹽稅這一項自開國之初也就是上百萬兩,上百年過去,大明百姓人口至少暴漲了數倍。
正常情況下來說,人口多了,那麼百姓日常所消耗的食鹽數量也應該隨之翻倍才對,與之對應的,鹽稅因為食鹽消耗增多,那麼鹽稅也應該隨著人口的增加而增加才對。
可是大明承平百年,人口暴漲,鹽稅卻是沒有什麼變化,較之上百年前,鹽稅非但是沒有增加,甚至還多少減少了那麼一些,要說這其中沒有問題的話,說出去怕是都沒有人會相信。
發出感慨的朱厚照此時眼眸之中閃過一道厲色道:“太祖本意是惠及百姓,卻是不曾想太祖的一番好意並沒有惠及百姓,反倒是便宜了這麼一群商賈之輩,催生了一群號稱富甲天下的鹽商出來。”
以往朱厚照對於鹽商的瞭解有限,在朱厚照樸素的認知當中,鹽商就是一群四處販賣食鹽的行腳商人而已,賺的都是一些辛苦錢,也賺不了什麼銀錢。
可是這些時日,無論是李桓呈上來的關於大明鹽商的資料還是在其命令之下,東廠所收集而來的關於鹽商的那些訊息,讓朱厚照對於大明鹽商的認識一下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如果說不是東廠、錦衣衛所收集的資料無比翔實的話,朱厚照都不敢相信在大明,區區鹽商之家中的豪富之家竟然有著上千萬兩的身家,或許有著上千萬兩身家的大鹽商寥寥無幾,但是大部分的鹽商至少也有著百萬身家。
朱厚照陡然看到關於鹽商集團的訊息的時候,整個人當。(本章未完!
第三百二十九章 暴利
時是發懵的,或者說是都有些無法相信自己所看到的那些訊息。
都說皇家乃是天下公主,當富甲天下才是,可是就算是皇家內庫之中存銀也不足千萬兩,這還是託了李桓這幾年抄家滅族給內庫輸送了大量的金銀財富的情況下,若非如此的話,皇家內庫存銀其實也就幾百萬兩之多。
數百萬兩的金銀這絕對是一筆驚人的財富了,朱厚照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是當朱厚照從東廠、錦衣衛蒐集來的關於鹽商的訊息當中發現,數百萬的財富對於鹽商而言,也就只能算是一般般,可以想象得出身為天子的朱厚照心情會是何等的複雜。
朱厚照吐出一口濁氣,似乎是因為四通商會那些鹽商而心情變得頗為不痛快,看著李桓道“李卿,這次鹽商集團的事朕便交給你來處置。”
本來這件事情便是交給了李桓辦理,這會兒朱厚照又再次重複了一次,可見朱厚照此時內心的不平靜。
李桓點頭道∶“陛下儘管放心,臣一定不會辜負陛下所望,定然會嚴整鹽課。
行至一旁,朱厚照在一張座椅之上坐下,同時示意李桓落座。 首發更新@
聽了李桓的話,朱厚照深吸一口氣向著李桓道∶“大明鹽政積弊已深,上下下的大小官員不知有多少靠著鹽鐵之利得利,李卿若要對鹽課動手,須得小心謹慎才是。”
朱厚照可不會天真的認為整頓鹽政是一件輕鬆的差事,這其中所涉及的不單單是那些大大小小的鹽商,更是涉及到無數牽扯其中的官員。
尤為重要的是這些官員從地方到朝堂,密密麻麻,交織出一張利益大網,這是一個極其龐大的利益集團,哪怕是朱厚照這位天子都清楚其中的困難程度。
李桓臉上露出幾分鄭重之色道∶“此事雖難,然則為大明長遠考慮,必須要有人來打破這一利益集團,既如此,便由臣來做此事吧!”
說著李桓嘴角露出幾分笑意道∶“反正臣一直以來便沒有什麼好名聲,也不差這一遭。”
朱厚照聞言眼中滿是感動,這種事情可不是誰都敢做的,一個不小心的話便有可能是身死族滅的下場。
卻說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衙門這一日突然迎來一隊錦衣衛。
做為鹽運使的金利可以說是兩淮都轉運鹽使司的主官,鹽運使的官職品階雖然不高,甚至在地方衙門當中都不怎麼出名,但是隻要是清楚運鹽使司是幹什麼的都知道這鹽運使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