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嫁妝被抬進了李府兩處跨院之中。

這兩處院子正是在馮氏的主持之下,親自收拾出來的兩處迎親的院子。

別人娶親,一次至多是娶一人,可是誰讓李桓太過特殊了呢,由天子親自賜婚,一次便賜婚兩女,不分大小,皆為正妻。

如此一來卻是讓馮氏有些犯愁起來,雖說同為正妻,可是終究是兩個人啊,總不能將人娶回來,直接將兩人安排在同一處吧。

真要這麼搞的話,鬼知道到時候會鬧出什麼亂子來。

所以說馮氏直接便整理出兩處院子來,分別收拾好,兩處院子的佈局幾乎是可以說是一模一樣,就連所準備的新房內的一切都是一模一樣,沒有絲毫的偏袒之意。

而現在兩大國公府送嫁的人員則是分別將兩家所陪嫁的陪嫁之物抬進了兩處院子當中,同時兩家所派來的嬤嬤侍女也開始將送來的嫁妝安置在各自的院子當中。

很快兩處院子便被妝點一新,更是平添了幾分喜慶之意,讓人看了都忍不住為之驚歎兩家陪嫁的大手筆。

單單是隻看那明面上的嫁妝,恐怕就不下數萬兩,這要是再算上私下裡陪嫁的金銀首飾、田畝等物,恐怕兩大國公府這次也是真的大出血了,價值恐怕有近十萬兩之巨。

偌大的京師,真正嫁女陪嫁如此之多的財富,就是天子嫁女也未必會陪嫁如此之多的財物,畢竟大明朝天子自太祖朱元璋開始,那是出了名的節儉。

正月初九日,這一日伴隨著喜慶的噼裡啪啦聲中,天色矇矇亮,李桓便被驚醒,然後被催促著換上了一身新郎服,然後準備迎親。

正常情況下,李桓這位新郎官應該啟程帶著迎親的隊伍前去迎親才是,可是因為這次李桓是一次娶兩位新人入門,那麼如何迎親就成了一個問題。

畢竟如果李桓先去英國公府的話,那麼成國公府那裡嘴上不說,肯定心中有所不滿,同樣的道理,先去成國公府,英國公府也會頗有微詞。

這個難題顯然是落在了李桓的身上,此時一道道的目光落在李桓身上,等著李桓做出決定先去哪一家。

畢竟李桓只有一人,也不可能將人劈成兩半不是,只能先去迎接一人,然後再去迎接另外一人。

這等事情別說是李桓了,換做任何一人,怕是都要發愁。

就像這會兒李桓穿戴整齊,騎在同樣帶上了紅綢緞的駿馬之上,臉上卻是露出了為難之色。

這選擇可沒那麼好選啊,一旦做了選擇,怕是兩女還沒有進門呢,他就要被其中一人給唸叨上了。

李桓心中苦笑,一切都是天子的鍋,當初為了拉攏勳貴集團,非要一次給他賜婚兩家,現在倒好,天子那是管殺不管埋啊,給他留下這麼一個大難題。

就在這個時候,不遠處一陣喧譁,李桓循聲望去,就見一隊人走了過來,為首的不是別人,正是侍奉在天子身側的大太監丘聚。

丘聚臉上掛著笑意,快步走了過來,遠遠地就聽得丘聚笑道:“恭喜李兄弟,賀喜李兄弟新婚大喜。”

李桓衝著丘聚拱了拱手道:“丘老哥,你怎麼來了,不會是陛下……”

丘聚聞言不禁眉頭一挑,與此同時在丘聚身後那一隊人當中,一道身影便映入了李桓的眼中,不是朱厚照又是何人。

倒也怪不得李桓猜出朱厚照可能就混在丘聚身後的那些人當中,實在是以李桓對朱厚照的瞭解,朱厚照完全做得出這等事情來。

所以只是稍加仔細尋找一番,李桓便第一時間尋到了朱厚照。

朱厚照察覺到李桓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倒也沒有躲閃的意思,反而是抬起頭來衝著李桓笑著點了點頭。

李桓下意識的想要翻身下馬,不過朱厚照卻是衝著李桓微微搖了搖頭,而是指了指外間,張口示意李桓迎親。

李桓正發愁該是先去英國公府還是先去成國公府,忽然一道身影走了過來,李桓看去,來人赫然是英國公府張衛,此人乃是張侖之弟,可以說是英國公府的核心嫡脈。

此時張衛行至近前,低聲向著李桓道:“李大人,我家姑姑有言,請大人不必為難,可先去成國公府迎朱家姑娘。”

李桓聞言不由眉頭一挑,顯然是沒有想到張槿竟然會如此深明大義,能夠察覺到他的為難之處,並且派人前來幫他解圍。

不過正當李桓準備帶人出發的時候,又有一道身影走了過來,來人不是別人,卻是朱麟。

朱麟可是成國公府的小公爺,也是朱琳的兄長,就見朱琳看了張衛一眼,衝著李桓拱手道:“妹夫,我那妹子說了,讓你不用為難,可先去英國公府迎親,然後再去迎她。”

李桓看了看朱麟、再看看張衛,忍不住哈哈大笑道:“李某何德何能,竟得如此兩位賢妻厚愛。”

說著李桓稍稍沉吟一番便道:“罷了,槿兒大了琳兒三個月,那麼便以長幼為序。”

李桓當即帶著迎親的隊伍,直奔著英國公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