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洞房花燭夜(第1/4頁)
章節報錯
朱厚照聞言嘴角露出幾分訝異之色,看了皇后一眼微微沉吟道:“不曾想皇后竟然還想著這件事!”
皇后夏氏聞言白了天子一眼,嬌嗔一聲道:“李卿對陛下可是有著救命之恩的,又是陛下你最信任的臣子,妾身自然是要關注幾分的。”
朱厚照笑道:“那依皇后之見,李桓大婚,你我帝后又該賞賜一些什麼才好?”
夏氏依偎在朱厚照懷中,一雙鳳目之中閃爍著異樣的神采道:“金銀奇珍之物,想來李桓也是不缺,以妾身來看,不若賞賜李桓那兩位妻子各自一份誥命。”
朱厚照聞言忍不住笑道:“皇后所言甚是,朕其實也是這麼想的,李桓身家可是一點都不差,這兩年他抄家所經手的金銀多達千萬兩之巨,什麼樣的奇珍異寶沒有見過,單單是朕所知曉的,李桓他從中所得到的好處就不下數十萬兩之多。”
夏皇后聽了天子的一番話不禁睜大了眼睛,紅唇張開,臉上滿是愕然之色,下意識的道:“啊,李桓他竟然也是一個大貪官?”
聽夏皇后這話,將皇后的反應看在眼中,朱厚照不由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來,一邊大笑一邊點頭道:“不錯,李桓那就是一個大貪官啊。”
夏皇后不禁有些疑惑的看著朱厚照,而朱厚照伸手在夏皇后的鼻翼之間點了一下道:“皇后是不是奇怪,李桓貪墨了這麼多的財物,朕為什麼不予理會?”
皇后下意識的道:“想來是陛下念在李桓對陛下有救命之恩,所以縱容……”
朱厚照搖了搖頭,卻也沒有再說什麼,而是話題一轉衝著夏皇后道:“明日便以你我二人的名義下旨,冊封張槿、朱琳二人為一品誥命夫人,賞龍鳳玉佩兩對、蜀錦百匹……”
雖說不賞賜金銀之物,可是如果單單只是敕封誥命夫人的話,就是朱厚照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所以多多少少又賞賜了不少的財物,當然財物數量不多,更多的是湊個數罷了。
正月初八日
整個貓眼巷掛滿了紅燈籠,紅色的綢緞鋪開,一路紅妝,盡顯喜慶。
身為天子寵臣的李桓同英國公府、成國公府兩大國公府結親,這可以說是京師最為轟動的大事。
這一日,就見英國公府、成國公府兩大大明朝最為頂尖的國公府中門大開。
一隊隊身著紅妝的家丁僕從抬著一個個的箱子,連綿不絕,魚貫而出。
英國公府之中,一道道身著紅色喜慶衣衫的家丁僕從帶著英國公府陪嫁的嫁妝走出,聲勢可謂浩大。
從第一名抬著嫁妝的僕從走出,足足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仍然有僕從還在連綿不斷的從英國公府走出。
原本聞訊而來看熱鬧的城中百姓從一開始的驚歎,到如今可以說是早就看的目瞪口呆了。
英國公府這陪嫁的場面實在是太驚人了,只看這規模和架勢,單單是家丁僕從怕是就不下數百人之多,再看那陪嫁之物更是一箱子接著一箱子的抬出。
人群之中,有人看到這一幕,不由驚歎道:“十里紅妝,這就是傳說中的良田千畝、十里紅妝嗎?不,就算是傳說中的良田千畝、十里紅妝也無法與之相媲美啊。”
傳說中富貴之家嫁女,陪嫁之物極為奢華豐盛,以至於送嫁的隊伍足足綿延十里,不單單陪嫁金銀首飾等物,還有陪嫁良田千畝,所以民間往往用良田千畝、十里紅妝來形容某家嫁女之盛況。
但是那等場面可能是民間嫁女所能夠見到的最大的場景了,但是相比現在他們所看到的英國公府嫁女的聲勢浩大來,簡直就是沒有什麼可比性。
英國公府可是號稱大明勳貴第一,歷代英國公都是深受皇家倚重的勳貴第一人,英國公府的底蘊也就可想而知。
當然英國公府嫁女雖然也陪嫁許多的嫁妝,聲勢也不小,但是也從來沒有像這次這般的聲勢浩大。
一方面是因為此番結親的物件乃是李桓這位天子重臣,另外一方面未嘗沒有同成國公府爭鋒的意思。
畢竟李桓此番不單單是要迎娶張槿,更是要迎親成國公府的朱琳,兩大國公府嫁女,就算是兩家不想相互比量爭鋒的話,怕是背後也會被百姓們所議論。
既然如此,身為英國公府的張侖直接便下令,竭盡英國公府所能,務必要將這一門親事辦的足夠聲勢浩大,不管如何都不能夠被成國公府給壓下去。
這可是關係到他們英國公府的臉面問題,所以說才催生出了眼下這般的浩大場景。
從英國公府到李桓所居的貓眼巷,距離也不到十里,然而英國公府派出的送嫁妝的隊伍便連綿近十里,可以說是從英國公府到貓眼巷,宛若一條紅色長龍一般,可以說是真真正正的十里紅妝。
英國公府這邊動靜驚人,然而成國公府那邊也是絲毫不差,成國公府同樣也是一開始便想著要在送嫁的聲勢上儘可能的壓英國公府一頭,所以說成國公府送嫁的隊伍也是浩浩蕩蕩,聲勢驚人。
同樣是連綿十里的送嫁隊伍,如果說從高空望去的話就會發現,這一日兩條紅色的長龍,帶著無限的喜慶,橫亙在英國公府、成國公府、貓眼巷之間。
如此景象可以說是京城百姓生平僅見,畢竟像這樣的情形,還真的沒有幾家這麼搞過。
就算是當初身為太子的朱厚照成親之時,也沒有這麼大的動靜,畢竟皇家更講究一個莊重,不可能搞出這麼大的聲勢,否則就有奢靡的嫌疑了。
但是英國公府、成國公府卻是不怕,他們可是百年的公侯之家,搞出這麼大的聲勢和動靜來,就算是朝堂之上的言官們也是說不出什麼來,只能暗暗感嘆兩大國公府不愧是百年傳承的公侯之家,底蘊和財富深厚的驚人。
這一日,李府充滿了喜慶,也就是李府前身乃是閣老謝遷所居府邸,佔地面積夠大,即便是如此,兩大國公府派來的送嫁的隊伍也將整個李府差點給擠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