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踏、踏踏

一陣馬蹄聲傳來,就見風雪之中,一隊十幾騎頂風冒雪而來。

而那名僕從看到那一隊人馬,尤其是看清楚為首一人的時候,登時眼睛一亮,歡呼一聲道:“回來了,公子回來了!”

那僕從一邊喊一邊興奮的向著府宅深處跑去,顯然是通風報信去了。

而李桓還有那十幾名親兵護衛則是在府門之前停下,早已經聽到動靜的幾名僕從連忙跑了過來,有人拿著傘替李桓遮擋風雪,有人拿著撣子將李桓身上的雪花撣去。

李桓看著府門,深吸一口氣,大步向著府中走去。

府中早已經得知李桓回來,卻被天子接進宮中的訊息,雖然說知曉李桓已經回京,一顆心落下,可是不見李桓歸來,馮氏、連翹等人仍然是心中掛念。

廳堂之中,連翹正陪著馮氏,忽然之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就聽得那僕從在廳門口道:“老夫人,公子回來了,公子他回來了!”

馮氏、連翹二人豁然起身,就聽得馮氏驚喜無比的道:“桓兒回來了,快隨我去迎桓兒。”

連翹連忙扶著馮氏,幾名侍女也是手忙腳亂跟上。

剛走出大廳,還沒有出了內院,就聽得一陣腳步聲傳來,一道身影便映入了馮氏、連翹等人的視線當中。

相較先前,李桓的身形越發的挺拔,面容之上的那一絲稚嫩之氣早已經不見,平添了幾分沉穩,給人的感覺彷彿整個人一下子成熟了許多。

看著越來越近的李桓,馮氏臉上滿是歡喜之色,就那麼盯著自己的兒子,痴痴的看著。

噗通一聲,李桓拜倒在馮氏近前,顫聲道:“不孝兒,拜見孃親!”

不提李桓回府,卻說內閣之中,幾位閣老還有一應吏員看上去顯得頗為忙碌。

臨近年關,朝堂之上的大小事務必然要儘可能的做出批覆處理,畢竟要不了許久,就算是朝廷也要放假了。

所以說這會兒內閣之中一片忙碌之像。

忽然之間,一名小內侍匆匆而來,一名吏員看到來人忙迎了上來。

那小內侍乃是劉瑾身邊的心腹,常常在司禮監以及內閣之間來回跑傳達訊息,所以說內閣之中不少人對其都不陌生。

那吏員忙道:“小劉公公,您怎麼來了,有什麼事,隨便差遣個人過來就是,怎麼勞煩你親自跑一趟。”

話是如此說,可是那吏員神色卻是凝重了幾分,這位小劉公公可是劉瑾的乾兒子,等閒情況下不是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可勞煩不了這位出馬。

現在這位親自前來,說不得肯定是有什麼要緊的事情,甚至還有可能同宮中的那位有關。

心中閃過這般的念頭,小劉公公瞥了那吏員一眼道:“帶我去見幾位閣老。”

吏員聞言連忙引領著小劉公公奔著首輔李東陽所在偏廳而去。

李東陽正在批閱著幾分地方上呈上來的奏報,忽然之間耳邊傳來小劉公公的聲音道:“奴婢見過首輔大人。”

李東陽抬起頭來,看到小劉公公的時候微微點了點頭,將手中的毛筆放下,看著小劉公公道:“原來是小劉公公啊,不知小劉公公前來,可是有什麼事嗎?”

小劉公公輕咳一聲道:“首輔大人,陛下今日問起陝地奏報軍功之事,兵部還有五軍都督府可曾拿出一份章程,陛下說了,明日幾位閣老最好是給陛下一個交代。”

李東陽聞言不禁眉頭一皺,捋著鬍鬚微微點了點頭道:“原來是為了此事,老夫知曉了。”

小劉公公看了李東陽一眼,躬身一禮道:“既如此,奴婢便告退了。”

目送小劉公公離去,李東陽神色一肅衝著邊上一名吏員道:“去將楊閣老、王閣老、劉閣老他們請來。”

很快就見楊廷和、王陽明、劉宇聞訊而來。

看著李東陽,楊廷和麵露幾分鄭重之色道:“陛下問及李太傅奏請的軍功封賞之事了?”

王陽明、劉宇則是神色頗為平靜,顯然方才他們已經從吏員口中獲知是怎麼一回事。

李東陽看了幾人一眼微微點了點頭道:“陛下說了,明日我們要給他一個交代,大家來議一議,到時候我們要如何回覆陛下。”

劉宇冷笑道:“還能如何回覆,兵部、五軍都督府的那些人咬死了李太傅所奏報之軍功查無實證,不以軍功算之。”

“哼哼,咱們要是敢這麼奏於陛下,到時候陛下震怒,這鍋劉某可不背。”

李東陽的目光落在王陽明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