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軍功竟然沒了【求訂】(第2/5頁)
章節報錯
回神過來的朱厚照微微頷首道:“今日朕命人在宮中設了小宴為李卿你接風洗塵。”
李桓一臉感激之色道:“臣何德何能,竟得陛下這般恩寵。”
朱厚照一把拉住李桓笑道:“李卿為朕巡視陝地,剷除貪官汙吏,賑濟災民,出關絞殺韃靼人,這一樁樁一件件,不是功勞又是什麼?”
天子出行並沒有什麼鑾駕,不過也有一輛打造的頗為寬敞的馬車,四馬並駕而行,馬車穩穩的向著皇城方向而去。
馬車當中明顯溫暖了幾分,不過無論是朱厚照還是李桓皆是修行有成,不懼風寒,但是在這馬車當中卻也顯得頗為舒適。
差不多小半個時辰,馬車便進了宮門,在乾清宮之前停了下來。
李桓當先從馬車當中走出,然後扶著朱厚照從馬車之上下來,落後朱厚照半步,走進了乾清宮當中。
乾清宮的一處偏殿之中溫暖如春,君臣落座,御膳房精心調製的十幾個菜餚端了上來,只是看著都令人心生口腹之慾。
因為清楚朱厚照的性子,李桓倒也沒有遮遮掩掩的放不開,一邊大口吃喝一邊向朱厚照講述著他在陝地的具體見聞。
信函終究不如這般直接,再加上朱厚照不時的發問,李桓條理清晰,娓娓道來,尤其是涉及到陝地官員貪汙腐敗之嚴重程度的時候,朱厚照那怕是已經從李桓所呈上的密奏當中知曉一二,可是現在再聽李桓講述,仍然是忍不住聽得氣惱不已。
好一會兒,朱厚照平息了怒火道:“李卿,你同三邊總督楊一清真的帶領大軍屠了壺裡部、黑河部兩個韃靼人萬人部落?”
李桓眼中閃過一道寒光,一股凜冽的煞氣一閃而逝,站在一旁的谷大用、丘聚、高鳳等人皆是身子一顫,心驚李桓那身上的煞氣之重。
只聽得李桓緩緩道:“回陛下,壺裡部同湯氏相勾結,劫了朝廷的賑濟糧,以至於榆林道數萬百姓生生餓死,那等場景可謂是悽慘無比,壺裡部不除,臣還有何顏面見陛下。”
一直侍奉在一旁的劉瑾輕咳一聲道:“前番太傅你的奏章便引得百官震動,不少官員喊著要治太傅你一個擅開邊釁,破壞我大明同韃靼兩國友誼之罪……”
李桓聽了劉瑾的話,嘴角露出幾分不屑之色,而是看向朱厚照道:“陛下以為如何?”
朱厚照聞言嘴角露出幾分笑意,眼眸之中同樣閃過一絲煞氣道:“李卿說的對,韃靼人該殺。”
說著朱厚照滿是不屑的道:“朝中不少大臣盡皆是膽小怕事之人,我堂堂大明難道還怕他區區一個韃靼嗎!”
劉瑾咯咯笑道:“話是如此說,可是我大明多少年沒有踏足草原,以至於不少人都忘了當年太祖、太宗他們是如何驅逐胡虜,令草原之上的胡人聞我大明之名聞風喪膽,遠遁千里。”
看向李桓,劉瑾道:“這些時日,彈劾太傅你的奏章一直源源不斷,皆是彈劾太傅你在陝地殺戮太甚。”
李桓聞言冷笑一聲道:“我看他們是看李某在陝地嚴查貪腐,大肆抄家滅族,生出了兔死狐悲物傷其類之感吧。什麼殺戮太甚,說到底不就是看我殺了太多的官員嗎?”
朱厚照輕笑道:“李卿大可不必在意,這些彈劾,朕已經留中不發。並且朕已經下旨訓斥了這些官員。”
李桓衝著朱厚照拱手道:“臣謝過陛下。”
朱厚照搖頭道:“李卿所作所為皆是為國為民,卻要為此揹負殺伐惡名,朕若是連這點擔當都沒有的話,還如何配做這大明天子。”
心中一動,李桓衝著朱厚照道:“陛下,不知朝廷可曾針對此番有功之將士的封賞拿出一個章程來?”
從他將請功的摺子呈上來,差不多有近兩個月的時間了,按說朝堂之上應該已經拿出了章程才是。
若是已經有了章程的話,當初那些隨自己一同前往大草原之上的將士或許能夠在年前得到朝廷的封賞。
朱厚照眉頭一挑道:“內閣已經派人前往陝地核查軍功有一些時日了,應該有結果了吧。”
說著朱厚照目光落在劉瑾身上道:“劉大伴,你執掌司禮監,內閣那裡可有結果出來?”
劉瑾聞言忙躬身道:“回陛下,司禮監並沒有接到內閣轉呈來的奏章啊,陛下若是想知曉具體的情況的話,老奴這就命人前去內閣問一問幾位閣老。”
李桓不禁皺了皺眉頭,正常來說,這麼長時間,就算是朝廷需要派出人員核查軍功,但是也該有一個結果了才對。
不單單是李桓皺眉,就是朱厚照也忍不住眉頭一皺衝著劉瑾道:“派人去通知內閣,就說朕想知道這件事情究竟辦的如何了!”
朱厚照也知道,這種事情不是一日兩日就能夠拿出一個結果,但是這麼長時間沒有個結果,保不準就出了什麼貓膩,所以朱厚照只是要內閣給他一個交代。
雖然說沒有明言催促,但是隻要內閣還有百官那裡不是傻子,肯定能夠明白,天子怒了。
吩咐完這些,朱厚照看向李桓道:“李卿儘管放心便是,朝廷絕對不會寒了將士們的一顆報國之心,該有的封賞絕對不會少。”
李桓衝著朱厚照躬身道:“臣代那些將士拜謝陛下。”
京城、貓眼巷
李府的大門口,一名僕從不時的探頭向著巷子口方向望去,似乎是在等待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