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陛下,臣回來了!【求訂】(第4/6頁)
章節報錯
這段時間以來,朱厚照對於王陽明的能力以及才學可是深有感觸的,尤其是幾次經延,王陽明開講其融合匯總至大成的心學,心學一出,可謂是震撼人心。
翰林院不少翰林學士,這般的清貴之臣,在聽了王陽明所講之心學,要麼是對王陽明大家批判,認為王陽明背叛了程朱理學,是程朱理學最大的叛徒,要麼就是對王陽明所開創的心學無比推崇。
甚至不少翰林學士喊出王陽明可為儒家聖賢的口號,號稱王陽明最忠實的信徒。
當然這樣的人到底是極少數,畢竟能夠在翰林院的可都不是一般人相比那些思想上面還有塑造的可能的新晉翰林,這些在翰林院沉浮多年的翰林學士,真正淪為王陽明心學信徒的卻是寥寥。
不過即便如此,王陽明也是聲名大噪,哪怕是朱厚照這位天子也能夠意識到王陽明絕對是他大明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才。
目送王陽明離去,朱厚照緩緩起身,換了一身常服,在高鳳、魏彬等人的簇擁下來到了演武場。
修行了一番拳腳、弓馬之後,朱厚照擦洗著雙手,衝著一旁的高鳳道:“高大伴,可有關於李卿的訊息,李卿如今行至何處,還有多久能夠回京?”
高鳳接過毛巾遞給一旁的小內侍,聞言笑著道:“陛下,不久前錦衣衛、東廠傳來的訊息,說是李兄弟他們一行已經出了陝西,至多半月就能夠回京了。”
朱厚照眉頭一挑道:“竟然還要半月之久!”
高鳳輕笑道:“陛下,李兄弟這次回來可是給陛下帶回了數萬大軍呢,數萬大軍出行,速度自然不會快了,能夠在這麼短時間內回來,已經是相當不容易了。”
朱厚照看了看陰沉而又充滿了寒意的天空,微微點了點頭道:“如此看來,李卿年前倒是能夠趕回。”
高鳳不禁笑著道:“距離年關尚且還有月餘,李兄弟他們一行人自然是能夠趕回。”
朱厚照感嘆道:“不曾想當初李卿請旨前往陝地,這一去竟然有三五個月之久。”
想到李桓這幾個月之間在陝地大刀闊斧的嚴查陝地官員貪腐,因為李桓落馬的官員多達數百之多。
在李桓命錦衣衛呈上的一封封密奏當中,看著密奏當中李桓嚴查陝地官員所查抄出來的眾多錢糧、田畝等,以及這些官員的種種罪狀,朱厚照至今想來都是忍不住有些後怕。
只看李桓的奏報,便是朱厚照沒有親見陝地天災人禍肆虐之下,當地百姓是如何的民不聊生,他也能夠想象得出在那種情況下,如果說不是李桓以雷霆手段嚴查貪腐,拿出抄沒來的錢糧賑濟災民的話,搞不好這會兒陝地已經掀起不知多少起民亂了。
當然最讓朱厚照感到熱血沸騰的是不久之前,李桓命人送來的密奏當中,提及他親率三邊精騎殺入草原,屠了同榆林湯氏相勾結的韃靼人壺裡部,黑河部,斬殺數萬韃靼人,並且繳獲了大量的牛羊、戰馬。
得知這個訊息的時候,朱厚照心中那叫一個激動啊。
要不是顧及到自己天子的身份,恐怕他當時都忍不住大喊大叫起來了。
不過即便是如此,當天晚上,他便夜宿皇后寢宮,第二天皇后前去給太后請安都遲了大半個時辰。
思緒飄飛之間,一股寒風吹來,絲絲涼意打在臉上,朱厚照抬頭一看,原本陰沉的天空竟然飄起了雪花。
“下雪了!”
京城貓眼巷
李府的大門之前,兩名身形挺拔的僕從立在府門兩側。
因為李桓兇名在外的緣故,哪怕是朝中一些官員想著投在李桓門下,但是能夠鼓起那個勇氣,並且付諸行動的終究只是少數。
當然能夠有那個膽量,主動來投的,自然也都不是一般人。
相比之下,李府門前自然是顯得頗為冷清。
李府之中
一身錦衣的連翹正攙扶著馮氏站在廳門口處,看著外間天地之間飄飄灑灑落下的鵝毛大雪。
不過是短短一個時辰的功夫,天地之間便已經是白花花的一片。
這般的景象讓常年在福建沿海之地生活的馮氏看的驚歎不已,畢竟像這般大雪紛飛的景象,馮氏還真的是第一次見到。
二人看著大雪紛飛的景象,馮氏不禁道:“前番桓兒來信說已經啟程回京,這都大半個月了,也不見桓兒歸來……”
連翹聞言道:“夫人,陝地距離京師迢迢千里,就算是回來,也要花費一些時間啊。”
正說話之間,就見一道身影大步走了過來。
馮氏看了一眼,認出來人正是馮永邦。
連翹忙行了一禮道:“見過三舅爺。”
馮永邦微微一笑向著馮氏道:“天寒地凍的,妹子你怎麼不回房取暖,這要是受了風寒,桓兒歸來,豈不是要怪我們沒有照看好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