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尚的新電影男主和男二的演員都確定了下來。

男主鍾秀由劉亞仁扮演,男二ben由史蒂文元扮演。

剩下的也很重要的女主角色一直沒有讓劉尚滿意。

他絕對女主角色等到了韓國那邊,來一場全國規模的海選。

他自覺觀察力一向是可以的,他有信心能在人山人海中找到最適合海美這個角色的演員。

離開韓國之前,劉尚在國內辦了一場宣發。

雖然缺了女主,但宣傳還是能辦起來的。

也正好借這個機會造勢,沒準能吸引更多優秀的女演員過來試鏡。

這次劉尚將試鏡的演員要求放寬,不需要面試者有專業的教育經歷或者是演藝生涯經驗,只要合適,就可以參與到試鏡。

劉尚有時間也有精力調教一個素人。

宣發會定在八月份,劇組的主創悉數出席。

好萊塢演員和韓國新生代的扛把子加盟,為這部電影增添不少關注。

大家一邊在討論,導演劉尚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劇本是日本文學大師村上春樹的作品,改編電影背景是韓國,演員裡邊不光有韓國人,還有好萊塢演員,另外女主一直沒有確定,有可能最後選擇非韓國人。

這樣複雜的成分碰撞在一塊,到底會引發怎樣的化學反應。

大家對其報以極大的興趣和希望。

會後,照例有記者提問。

記者:你能談談是如何將村上春樹的短篇《燒倉房》的背景從日本轉移到韓國的嗎?這對影片的素材、人物的潛臺詞以及他們之間的關係有什麼影響呢?

劉尚:我不得不說,我在轉換這個故事時並沒有發現任何困難,因為我認為原始材料並非是基於任何細節或具體的現實。我覺得《燒倉房》的事件可以從它的原始背景中提取出來,應用到一個關於韓國年輕人的故事中,也可以應用到世界上任何地方。

記者:在一個富人越來越富、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國家,底層人感到自己處於邊緣。同樣的憤怒在當今世界的許多衝突中燃燒。

劉尚:有些人越來越邊緣化,越來越絕望,越來越憤怒,與此同時,世界變得越來越美麗,越來越乾淨,越來越方便。這使它看起來好像沒有問題,但當然有問題,這是一個內部的問題。當年輕一代開始感到更加無精打采時,一種憤怒在他們內心積聚。

記者:除非你是本。

劉尚:我覺得本也有問題!不管他的錢來自哪裡,他的財富多得他都不知道該怎麼花。這是一個空白。我們不知道本是幹什麼的。也許他在科技或金融行業工作,我們看到現在大公司發生的事情,比如公司重組或裁員,都是非常暴力的。即使今天的富人沒有直接殺人——即使他不是一個連環殺手——也有一種感覺,剝奪一個人的生計就是殺害他們。由於精英們所擁有的這種權力,他們存在的基礎實為空白。

記者:電影中有著「小飢餓」和「大飢餓」的隱喻,當我們看到鍾秀受困於前者——他想要得到尊重、想要活下來——海美可能關注後者——她渴望一些奇妙的、能滿足她的經歷——本似乎並不渴望什麼。我得說他所渴望的本質是這部電影最大的謎團。

劉尚:正如你所說,我們不知道本渴望什麼,也不知道他的感受。當鍾秀跟著開著車的本來到河邊時,他看到本站在那裡,似乎在平靜地獨自冥想,這引發了所有的這些問題。他在做什麼?他是在享受寧靜還是回到了犯罪現場?空白又一次出現了。這可以看作是年輕人和富人的問題,但這也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一個更大的問題,在這個社會里,追求金錢是最重要的。數字遊戲。對此,本可能會說:「這是自然法則。一些人死去,一些人活著。」這就是他可怕的地方。

記者:我也想知道本的出現方式——作為一個完全空白的、陰險的惡棍——是不是透過鍾秀眼睛所看到的副產品。你在試圖引導我們理解他的角色,還是你認為電影的視角比這更客觀?

劉尚:在一部普通的驚悚片中,你會看到一個角色試圖解決一個謎團,你會看到他們試圖找到真相的過程。我想做的是讓角色本身有意義。除了鍾秀和海美對他的看法,本還有其他意義。我想讓觀眾去觀察,去好奇,去質疑本和海美是誰,是什麼,而不是簡單地透過鍾秀的眼睛去看他們。

記者:你能說說劇本中所有的翻拍嗎?我知道影片的背景和人物都忠於村上春樹,但在不同的背景下重複發生的事件、交流甚至對話的主題——比如海美跳了兩次肯亞布希曼人的舞蹈,或者鍾秀兩次去見他父親的法庭場景——貫穿於整部影片的始終。

劉尚:你提到的一些事情並沒有出現在短篇中,但在村上的作品中,有很多雙重的例子——他一直使用二元性和雙胞胎——這可能只是一個巧合。

...

這一場宣講在圈內圈外確實燃起了不少的熱度,報名女主試鏡的人也出現了短暫的一波爆發。

女主的選拔是全世界範圍,但是角色的設定要求是亞裔,最好是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