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梁朝偉沒有遇到王家衛,或者說沒有演過任何一部王家衛的電影,梁朝偉依然會是香港一般意義上的頂尖演員。但王家衛的出現,從性質上改變了梁朝偉。

藝術品質之外,王家衛對香港電影的一個重要貢獻,是為香港電影的受眾增添了一個不可或缺的成分,是王家衛讓國際中產、文藝、知識分子這個群體首次關注香港電影。在《花樣年華》之前,沒有任何一部香港電影會出現周慕雲這樣如此中產、體面、典雅又悶騷的形象。

梁朝偉在九十年代中後期出演的一系列形象,是過往香港電影所稀缺的。以至於當時的香港,有一說。

這是資本主義商業、福特式流水線作業最鬼魅之處,最體制化的系統偏偏就能產出最個人主義的藝術作品,在古典好萊塢是奧遜威爾斯,現代香港就是王家衛。

一直以來提到王家衛對梁朝偉的改造,都說是《阿飛正傳》讓梁朝偉第一次覺得自己不會演戲了。這個說法沒有問題,但所謂的不會演戲,其實是一個美學認識的衝突。簡單說,王家衛不認同模仿再現還原模式,他不需要所謂的廣義而言的演技。

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或者乾脆說就是羅西里尼,對現代電影的一個革命性貢獻,是不認同古典電影僅僅滿足於劇本的模式。

羅西里尼的美學,是信奉影像即現實,現實即影像,就是一個自洽的世界。羅西里尼讓演員自己去發展角色,讓演員來決定影像的成色與構成,演員自身就是角色,就是目的。

後世的裡維特、皮亞拉、卡薩維蒂、阿巴斯、侯孝賢這些所謂無劇本創作的導演,無不遵循著這條現代世界曖昧、多義、偶發的思想美學法則來發展出自己的影像宇宙。

區別不過是裡維特的世界是神秘奇幻,阿巴斯的世界是虛構與現實、原本與副本的邊界消失,侯孝賢受古中國天人合一哲學影響而傾心捕捉人在世間的自然形跡。

王家衛的即興創作美學之核心要義,是挖掘明星自身的魅力去表達他自身關注的一系列城市現代性母題:記憶、身份、溝通、時間。

重點不是梁朝偉演扮演一個怎樣的阿飛形象,而是,如果梁朝偉就是阿飛。張叔平負責演員造型以及空間,杜可風負責影像質感,梁朝偉側身其中,如是產生的形象,如果在那一刻王家衛認為是成立的,梁朝偉、影像自身就會發展蔓延開來。

這種創作方法為梁朝偉在王家衛電影提供了兩次無與倫比的驚豔亮相。

第一次是《阿飛正傳》結尾三分鐘的上海味道,第二次是《重慶森林》第二段的開場,梁朝偉伴隨著〈CaliforniaDreamin〉音樂的亮相。這裡無需什麼傳統的演技,就是演員穿好衣服,走過去,音樂、色彩、排程一切對位情況下的化學反應。套用福樓拜名言,我就是包法利夫人,在這一刻,梁朝偉就是王家衛。這一刻完成後,就是獨一無二,此在永恆,在這一段影像中,沒有任何人可替代梁朝偉。

這是場面排程者演員情境互動的巔峰時刻。

影像之神的恩寵。

梁朝偉在王家衛電影之外,最令人驚訝的一次演出,當屬《色戒》。

《色戒》

作為一位體制內主流頂級明星,梁朝偉願意出演這樣一部電影,在好萊塢其實是無法想象的,在華語電影世界更是聞所未聞,空前也必然絕後。

王家衛的說法,梁朝偉願意出演《色,戒》,重要一個原因是為了彌補《春光乍洩》沒有除褲的遺憾。

《色,戒》的美學手法不算前衛,演員演出算是古典的模仿再現還原模式,梁朝偉在這部電影中最大的突破還是源自高強度身體演出帶來的痙攣式抽搐情緒表達,那幾場欲仙欲死人鬼難分的戲,為梁朝偉的銀幕形象增添了一塊高度異質化的拼圖。

自1984年走紅起,梁朝偉作為頂級明星,在演藝圈活躍迄今。論時間廣度,當年差不多同期出道的能夠與之比肩的香港明星已寥寥無幾,五虎之一的劉德華算一個,梁家輝算一個,老友星爺已經退居幕後多年,神級搭檔張曼玉也已退隱。

周潤發處於半退休狀態。

成龍、李連杰作為動作明星已經英雄遲暮。

自《一代宗師》之後,梁朝偉也開始放慢腳步。有影迷詬病他接片不慎,水平與往日不可同日耳語。但這根本就是大勢所趨,個體無能為力。港產片衰弱,當年合作的大導演也都接近半退休狀態,香港演員不可能不受影響。

也有影迷感嘆歲月催人老,梁朝偉樣貌近年衰老厲害,但以香港電影的傳統,數十年片場文化的磨練,以及自身的造化來說,這些都不是問題。

能夠以片酬6000萬港幣接到《尚氣與十環傳奇》這樣的好萊塢A級製作電影,證明梁朝偉的咖位和商業價值還在頂級。

尚待公映的《風再起時》《金手指》《無名》,都是醞釀多年的一線大咖導演的強力作品。尤其是與劉德華二十年後合作的《金手指》,被眾多港產片影迷寄予重現《無間道》風采的厚望!

但梁朝偉還有一個表演領域值得探索。

他早年雖與杜琪峰有過合作,但銀河映像時代的杜琪峰只在《暗花》與梁朝偉有過一次交集。

黑幫片和純反派角色是梁朝偉一直沒有真正觸碰的領域,他缺少一部黑幫片代表作。

六十歲以後正是出演這類角色的黃金時段。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