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也是人們講話時的一種口頭禪,「你個雞樅」,在電影裡有特定的含義。

劉尚:

現在在準備什麼電影?

曹保平:

本來八九月想拍《白麻雀》,很多年的一個戲,這是沒有犯罪的嚴肅情感戲,但也是一個很強烈的劇情片,現在往後拖了。

劉尚:

2012年你還拍過電視劇,你覺得同時拍電影和電視劇對你有什麼影響嗎?

曹保平:

在國內電視劇和電影的受眾還不一樣,現在可能有些改變,現在網劇多了。

但還是不成氣候,我不知道該怎麼拍。

如果都是《國土安全》《冰血暴》這種,我願意去拍,因為它的宏大、複雜、深刻、犀利程度,甚至是電影達不到的,一般好萊塢劇情片也達不到,因為這需要很大的體量。

國內大IP,號稱閱讀量多少多少,我都不敢接,它的受眾我摸不清楚。

也有年輕人追那麼早的《老友記》,受教育程度比較高的。

可能基數也很大,但我不知道轉化到國內是什麼樣子,不知道這些年輕人看不看國內網劇,看網劇的又是什麼人。

我聽說一些網大、網劇爛到不能再爛,那還不如泣血而亡。

劉尚:

是的,國內的觀眾還是分層的,層次差距很大。

那你拍一個電影是否會考慮觀眾呢?你覺得自己有沒有特定的受眾?

曹保平:

我其實不考慮觀眾,我真的是和觀眾站在一起,因為我拍的是劇情片,高質量的劇情片觀眾絕對是愛看的,毋庸置疑。我是人民大眾的代言人(笑)。

拍獨立電影可能擔心這個問題,拍純粹的商業電影完全不擔心,它肯定有人看,它就是那麼一個玩意兒嘛,其實我是屬於站在中間。

劉尚:

你前面提到了很多最新的影視劇,除了《國土安全》,你最近在看什麼?有什麼覺得不錯的電影或電視劇嗎?

曹保平:

有一個片叫《天空之眼》,我後面有一個戲,就提示編劇去看。

它在思維上開啟你的另一面,它完全沒有殺人、轟炸的大場面,只是一個小孩賣大餅,導彈是不是投下去炸死恐怖分子這件事兒,但極度緊張,非常高階。他們的劇作能力不是一天兩天的功夫。

我後面的一個專案在國內找編劇很難找,我曾經問過一個美國的很有名的同行,這種情況在美國怎麼辦,他說在美國可以來一百個編劇給你寫,而且都不是混子,是非常專業的編劇。

另一個例子,我電影學院的同班同學畢業後嫁了美國編劇,去了好萊塢,二十多年一直幹編劇,這幾年才幹出頭,是《功夫熊貓》的編劇,多少年了她還在孜孜不倦地寫,他們的編劇是高強度的訓練,不往前走就沒有一口飯吃。

而我們的……

哎,不提了。

這也不光是電影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