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 王大丑你可真敢說啊(第2/4頁)
章節報錯
王小帥說的梗是馮小剛之前公開聲稱,國內電影走下坡路是因為觀眾審美太低。
王小帥揶揄兩句,劉尚輩分低,自然不會說馮小剛什麼壞話,他扯回前面的話題:
“不是電影人的錯,也不是觀眾的錯,那豈不是...”
王小帥俏皮地作出了噓聲的動作,兩人又是會心一笑。
劉尚問起了中國電影的出路:
“那你認為中國電影人可以從其他地域的同行身上學到什麼?”
王小帥直言:
“曾經有一段時間,中國電影也在蓬勃發展,故事性和藝術創造性都很旺盛。
現在,我看不出我們有什麼辦法可以向其他地區的電影業學習,獨立電影或藝術電影都在式微,而電影人卻被鼓勵去拍宣傳片或爆米花大片,市場也在刺激他們走向這條路。
在這種情況下,藝術養分慢慢消失了。
如果沒有藝術電影的生存空間和對它們的支援,我們能夠學到的東西就很有限。”
劉尚緊接著就問:
“你對藝術電影的定義是什麼?”
王小帥慢條斯理地說話:
“在當代中國,圍繞藝術與商業的劃分的討論從80年代就開始了,但有一種說法是不需要這種劃分,只有好電影和壞電影。
然而,這種界定是必要的,因為各種型別的電影的受眾確實不同,評價一部電影的標準也不是單一的。
因此,兩者是有區別的。
以電影節為例,他們一般尋求的是普通觀眾鮮少涉獵的電影。
我認為藝術電影也在尋求並非普遍而是具體的故事和形式,去反映編劇和導演本人的想法。
商業導向的電影應該是吸引大多數人的,它們不一定要體現個人風格。
藝術這個詞也有一定的固有含義和形象,所以一提到它就會引發人們的嘲諷,比如你憑什麼稱一部作品為藝術電影?難道商業大片就不能是藝術?
我一直在想,也許問題出在這個詞本身,也許我們應該想出一個不會誤導或激起人們憤怒的詞?”
劉尚也是拍過藝術片的,不過後來一直在拍大片,早上放的《食鐵獸》就是衝擊漫威地位的爆米花電影,他悵然說了一句:
“藝術電影這個詞對影迷們來說仍然是必要的,因為他們或多或少會懷抱著一種期待。
如果這個詞不存在,或許也會引發很多混亂和不滿。”
王小帥笑了笑:
“電影的歷史已經存在,它可以被改變,但不能完全被抹去或重新書寫。
例如,威尼斯電影節或戛納電影節尋求著某種特定的、獨特的電影,它們在電影語言和美學方面具有探索性。
這些節展有自己的標準,並將其轉化為電影藝術和商業之間的劃分。
在中國,每個人都希望沒有這樣的區別存在,雖然我一直說有。
如果沒有,每個人都會很高興地大快朵頤。”
劉尚坐直了身體,問了最後一個問題:
“你對於電影的未來有什麼想法?”
王小帥點點頭:
“我聽很多老朋友——製片人、電影節工作人員、發行代理——都在說現在拍電影越來越難了,尤其是藝術電影,因為沒有多少人有興趣觀看或為其買票。電影圈內瀰漫著悲傷和消極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