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榜樣的力量(第1/2頁)
章節報錯
劉尚深知,寥寥幾句話的療效並不持久,所以下午的時候,帶陳婉清去了酒店。
陳婉清並不知道目的地,當坐著劉尚的車來到酒店門口,她表情變得糾結緊張起來。
劉尚熄火後說:
“我帶你去見一位重量級演員。”
“嗯?”
劉尚解釋了一句:
“有一位演員今晚下榻這家酒店,剛好我認識的一家報社記者約到了專訪,我就要求帶上你一起來旁聽,如果對方看你有眼緣,沒準專訪結束後,還能跟你聊幾句。”
聽到這話,陳婉清露出期待的神情,她眨眨眼睛問:
“是誰呀?”
劉尚故作神秘:
“到那你就知道了。”
從停車場坐電梯上樓的間隙,劉尚問陳婉清:
“看過《蘭心大劇院》這部電影嗎?”
陳婉清搖搖頭,她甚至都沒聽說過。
劉尚告訴陳婉清:
“這個電影改編自虹影的《上海之死》及橫光利一《上海》,講述盟軍間諜於堇重返上海,借演戲和搭救前夫之由,以此套取日軍電報密碼的故事。
在橫光利一的筆下,方秋蘭一個人獨來獨往,經常出沒舞廳飯館,卻決不僅僅是一個混跡舞場的交際花,她信仰馬克思主義,是堅定的共產主義者,是影響深遠的五卅運動的領導人之一。這個柔弱美麗的女子只要“一舉起右手,這個工廠的機器便會馬上停下來”。
“kabuki將在夏威夷演出。昨天不告訴你,因為我不得不幫助中國。現在告訴你,因為我不能辜負你。親愛的弗雷德,原諒我,像以前你每次原諒我一樣。你自己小心。”《上海之死》中,虹影替女主人公於堇的選擇做出辯解。隨後,家如此安排於堇的結局——像戲裡所演的那幕一樣:頭朝下、手臂直伸在前,躍出窗去。“上海,像出生時吮吸你的空氣一樣,我要親吻你的街道”。
電影《蘭心大劇院》劇本,取自《上海》和《上海之死》。這是一部婁燁導演的電影,也是鞏俐主演的電影。是他的,也是她的。片中,鞏俐既是那位戲中戲裡的工人領袖“方秋蘭”,也是揹負諜報任務回到上海,繼而左右太平洋戰爭走向的“於堇”。
是婁燁的電影,儘管這是一部黑白片,卻比他過往的電影在故事立意、劇情結構上都要“明亮”。“在婁燁的電影中,女性角色一般都是作為影片的主角出現,故事的發展線索也都是圍繞著女性來展開,男性角色則大多具有輔助的意義。同時,這些女性角色形象鮮明,大多擁有叛逆的性格以及豐富的情感世界。”在很多分析導演電影中女性主義傾向的文字中,你大抵都會看到類似的論述。《蘭心大戲院》,也概莫能外。
片中的於堇經歷足夠複雜,感情戲碼又枝枝叉叉、層層疊疊。於堇催眠白雲裳和古谷三郎的兩場戲都足夠迷人,除了展示職業間諜應有的機警和熟諳流程的職業,她還演出了母愛的柔情,姊妹的迷離以及夫妻間的繾綣。特別的,雖然片尾於堇最終做出了最有利於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選擇,可導演顯然不想在此太過煽情。他是個和平主義者,於堇也是——儘早結束這場大戰,才是她這顆棋子,在世事大棋局中的落子無悔,亦無聲。”
聊著天,來到樓上,陳婉清大概猜到了。
見到正主,果不其然,是鞏俐!
鞏俐自不用說,真正走出國際的中國女明星。
與鞏俐約稿的媒體是澎湃新聞。
鞏俐是認識劉尚的,見到劉尚領著一個小姑娘進門,跟她打招呼才知道這位就是劉尚新電影的女主陳婉清。
鞏俐帶著微笑看向陳婉清點點頭。
明明是溫和的笑容,卻讓陳婉清害怕得不得了,緊張得話都說不利索。
氣場,絕對是大佬的氣場。
今天主要的事情是採訪鞏俐,所以寒暄兩句後,採訪就開始了。
澎湃新聞問鞏俐關於參演電影《蘭心大劇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