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建議,觀眾還是儘量問關於《三生貓》這部電影的問題。”

劉尚擺擺手,示意沒事,他開口回答這位觀眾:

“今年暫時放下了怪獸電影的創作,最快應該是明年。也不是說今年就閒下來了,過些日子,我可能會拍一些有意思的低成本電影,週期很快的那種,希望能趕得上年底春節檔。”

記者笑著說:

“看來劉導對麻花電影壓《三生貓》一頭的事情,頗有怨念,想找補回來。”

劉尚一愣,想明白記者的話,自嘲一笑:

“可能吧,如果真能複製開心麻花的成功,那也不錯。”

結束通話第一位觀眾的電話,第二位觀眾連線進來:

“喂?劉導您好。”

“你好。”

“我看完了《三生貓》,對金釋非常遺憾和可惜,他可是彌勒轉世,馬上就能修煉成為真佛,為什麼會受到蠱惑,大開殺戒呢?我實在是想不通,一個即將成為真佛的得道高僧,怎麼會這樣呢?是不是有什麼典故佐證啊?”

記者也很感興趣地看向劉尚。

這部電影中,金釋的線雖然不是主線,但非常重要,可以說是起到了起承轉合的作用,不理解這一條線,對整部電影還是很難接受的。

劉尚解釋說:

“一念成魔一念成佛,只要沒有最終達到真佛境界,脫離六道輪迴之苦,那所有人或者事物都有可能偏離本性軌道,發展到讓人難以預料的境地。

金釋大道將成,卻功虧一簣。

妖貓看似邪惡,卻轉世成人,這裡邊的哲學正是編劇主創們想要激發觀眾思考的地方。”

第三個觀眾隨之也問了關於國師金釋的問題:

“我覺得金釋是被坑了,如果那個巫師沒有告訴他妖貓的事情,他就可以穩妥地修煉成佛。”

記者點頭,補充說:

“對,這個地方的邏輯還是很奇妙的,巫師告訴金釋他未來將會死於妖貓之手,然後金釋就大肆屠貓,以保真身,而他這個屠貓的行為反而引發了妖貓對他的報復,這個閉環邏輯有點像當年看的《駭客帝國》:

尼奧去找先知,先知讓他小心花瓶,而被先知提醒的尼奧後退身體,才碰碎了花瓶,如果沒有先知提醒尼奧小心花瓶,尼奧就不會碰碎花瓶。”

劉尚點頭:

“類似的情節在《功夫熊貓》裡也有,我覺得主創是想表達一種未來和現在之間的聯絡,以及之間的連鎖反應,就像蝴蝶效應那樣。

而在電影《三生貓》裡,咱們可以看做是巫師對金釋的一個考驗。

看他能不能經受得住考驗,如果經受得住,那就成為真佛。

如果經受不住,就會被妖貓真得吞噬。

其實這個妖貓並不是具象的,如果換成毒蛇,或者是一個有宿命應召的孩子,都能對金釋產生考驗,也都能在金釋經受不住考驗之後推動金釋的佛心崩潰。

所以金釋在打的是與心魔之間的戰爭。”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