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9 你扛得住嗎?(第2/2頁)
章節報錯
而移情的關鍵就在於刻畫精彩的人物角色,人物需要做真正的決定,而不是像工具一樣,被劇情推著走,比如想讓他被感動就被感動上戰場,想讓他放棄逃走就讓他放棄,而是需要刻畫出人物在這些決定中的掙扎與壓力。
所以,同樣在特效片中,我們看到了《終結者2》的T800在最後甘願沉入鋼水,我們也看到了《駭客帝國》里尼奧屢次覺得自己並不是救世主的退縮。
當特效融入了劇情,甚至幫助了人物刻畫的時候,那種視覺震撼會以好幾倍的方式回饋觀眾,因為觀眾對其投入了感情。”
魏顯龍又看向費老師:
“費老師,你也談一談你的看法吧。”
費老師微微坐正了,開口說:
“標準的好萊塢敘事模式,工業化的流水線生產,故事毫無新意可言,以至於閉上眼睛聽著聲音的變化能毫無差漏地預判出下一幀畫面。
嚴格的說,這部電影根本沒有故事。
一部敘事作品,需要有一個核心,或者是道德的,或者是人性的,至少也要是某一段歷史時期的變形折射。
這部電影則完全不考慮核心這個基本要素。
乃至於對於“饕餮”這個的確下了硬功夫去還原的傳說中神獸的警示意義完全沒有揭示,只抓住作為表層的“貪婪”、“殘暴”,規模化地予以複製,使其鋪滿螢幕。
電影的立意曾經說到文化的宣揚和輸出,我們是希望《長城》可以成為一個系列作品。
問題是,作品的價值取向是什麼?
北宋的皇帝不乏昏庸懦弱者,但是,北宋總體是一個以氣節道義和智慧著稱的王朝,明目張膽將皇帝醜化成鑽桌子的形象,北宋的GDP佔當時世界經濟總量的六成左右,彼時操著英語的國家還是很弱小的,最後竟然讓一個完全枉顧歷史的外邦形象來拯救汴梁城,我不知道這種昧著良心睜眼說瞎話的胡編濫造能展示什麼樣的中國文化?
中國文化是這樣的嗎?這樣一部歪曲歷史,打著魔幻色彩硬生生貼外國人冷臉的作品,電影局居然主題審查透過,龍標居然貼上了!
再看一些喪失常識的細節:
前任殿帥臨死前竟然能堂而皇之在軍中任命繼任者,更荒唐的是眾將士竟然含淚認同了!這可是在以廂軍制度遏止兵權出了名的北宋啊!武將帶著兵刃衝進皇宮,居然自稱“卑職”!對北宋的歷史常識翻都沒翻就敢編成臺詞!
看看胡金銓的《迎春閣之風波》,裡面的衛隊長自稱“標下”,那是多麼嚴謹!
全片唯一鮮明的張藝謀特色就是空洞華麗的場面,除了那幾分鐘讓觀眾驚歎一下“真敢喪心病狂地燒錢啊!”之外,還剩下什麼?
幾個叫不出名字的小鮮肉面無表情地晃過銀幕,兩個演員捨身炸碉堡似的不倫不類陣亡了一回,景甜全程驚悚的紅唇……
文化信仰的建立和宣傳,需要紮紮實實下功夫弄懂基本的歷史知識,獲得基本的文化力量,不是藉助好萊塢的工業東風,燒上幾個億人民幣就能換來的。
篡改本國曆史去趕赴所謂國際文化主流,是數典忘祖,是文化賣國。”
劉尚有些驚訝,這個不怎麼愛說話的費老師,認真說話的時候,火力如此之猛。
難道這就是典型的文人?
沒等劉尚消化完,魏顯龍看向他,認真說:
“劉導,你如果翻拍《長城》,用長城這兩個字作為電影名了,那就要對得起這兩個字。
雖然牡丹花很著名,但中國沒有國花,雖然國家的名字來自瓷器,但是由這樣的一個許多年前的貿易品來指代中國的精神,仍然不太合適。
真正能夠從一個具象化的東西,一下想到中華民族的,那就是長城。
就在這綿延萬里的長城下,有勤勞的人民辛苦的一磚一瓦,有強敵環伺的苦難深重,有邊戍將士的英勇對抗,它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堅韌,內斂,勤勞,團結,忠誠。
長城,看起來雖然是一堵牆,但實際上,這遠比紫禁城深入人心,它實際上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圖騰,代表著中華的精神。
翻拍之前,你要問自己:
這份重量,你扛得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