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哈,我要去趕車了。”

劉尚看了手機,準備告辭。

魏顯龍皺眉問:

“你不是十二點零五的車嗎?”

婁主任也看了一眼時間:

“現在才九點十分,你走路去的車站嗎?”

劉尚表情尷尬:

“是啊,走路鍛鍊身體。”

魏顯龍哈哈大笑:

“小劉啊,不要有這麼大壓力,我們就是跟你聊聊天。”

婁主任與費老師互看一眼,笑著說:

“是啊,劉導,我們說這麼多,其實是想告訴你,《長城》之於老謀子,是一部敗筆之作,你翻拍的勝面很大。”

劉尚嘆口氣。

剛才魏顯龍、婁主任和費老師三人,火力齊開,真得把他震懾住了。

明明罵的不是自己,明明自己還沒有翻拍,就感覺到了懸於頭頂的壓力,和瀰漫周圍的非議。

劉尚苦笑道:

“我就是覺得我一個平平無奇的小導演,去挑戰國師,完全是自取其辱,雖然《長城》拍得不好,也是很多導演難以企及的高度了。”

婁主任看了一眼魏顯龍,說:

“在魏老師眼中,劉導可不是簡單的小導演啊。”

魏顯龍笑著說:

“小劉,不瞞你說,找你翻拍長城這件事,是我一手促成的,你還記不記得去年金雞獎晚會,張藝謀評價你的那句話?”

劉尚點點頭,沉默了一會。

當時國師對他說:大膽去拍吧,你的作品不會侷限於金雞獎這個平臺。

魏顯龍把話接過去:

“攝影裡有一種規則,叫軸線。

我們在電影中建立了空間,就需要用人與人,人與物之間的位置關係來維持這種空間帶給觀眾的真實性與邏輯性。

當兩個角色之間,或者角色與物體之間產生了相對的位置關係,他們之間就自然形成了一條假象的線,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軸”。

在拍攝中,攝影機的位置始終在軸線的一側放置,這樣會讓觀眾明確位置關係,如果無故出現越過軸線的鏡頭,會令觀眾感覺到位置關係的錯亂,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跳軸”。”

不是行內專業出身的婁主任皺起眉頭,不太明白魏顯龍忽然科普這段是想表達什麼。

費老師則是饒有興致地看向魏顯龍,等待魏顯龍下面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