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 這他麼是新人拍的電影?(第1/2頁)
章節報錯
宋科對同事交代:
“我這會有點忙,沒時間下樓吃飯,你幫我買一份過來,下次請你喝咖啡。”
同事雖然奇怪,但聽說有咖啡喝,便點點頭答應下來。
“對了,你要吃啥?”同事又回頭問宋科。
宋科隨口說:
“宮保雞丁套餐吧。”
支開同事,宋科擼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了,他把筆記本翻到前面,開啟word,開始寫影評。
標題寫啥呢?
自媒體文章的標題就是命門,標題不好必死無疑。
要有噱頭,要有吸引力。
“前作我打了二分,翻拍作我給打八分!”
最近逐夢演藝圈要被翻拍這一事件,在圈內挺火的,而且前作兩分的,也只有逐夢演藝圈了。
這一標題言簡意賅,應該有足夠的吸引力。
標題確定了,宋科開始碼字:
“最近圈內有件大事,逐夢演藝圈作為豆瓣最低分電影竟然被翻拍了,根據以往經驗,翻拍作能趕超原作的機率幾乎為零,難以想象這樣一部爛片的翻拍作會達到怎樣的觀影效果。
今天我小宋身先士卒,準時觀看了逐夢演藝圈翻拍作《夢迴少年時》,現在過來跟大家分享心得。
先說結論:如題,當年我在豆瓣給逐夢演藝圈打了兩分(最低只能打兩分),但這次我給這部翻拍作品打八分。
國產青春校園劇的天花板也就八分的水平,為什麼我會給這部電影這麼高的分呢?下面細說。
首先,按慣例給大家梳理一下劇情,這部分很有必要,我相信很多人都沒看懂,或者只看懂一半。
這個故事是這樣的:
中年遊傑明(畢耀飛飾演)在馬路上跟美女撩騷,被美女的男朋友社會人捅了,送入醫院搶救沒救過來,臨死前頭腦風暴,做了一個很長的夢,後面的劇情是他的夢境。
在夢境裡,遊傑明有兩個代入的角色,可以理解為兩個分身,都屬於遊傑明意識控制。
一個是少年遊傑明(方明宇飾演),一個是中年畢耀飛(畢耀飛飾演)。
從角色上就能看出來端倪了,畢耀飛飾演的中年遊傑明臨死前進入夢境,然後變成了畢耀飛飾演的畢耀飛了。
這裡不是角色不夠讓畢耀飛反串,也不是角色名省事都用畢耀飛名字。
而是導演給我們觀眾很直白的暗示,就像電影名,生怕咱們看不懂,直接告訴我們,這是一個關於夢迴少年時的故事。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在夢境裡,中年遊傑明代入的是自己老師畢耀飛,而遊傑明就是自己少時的執念和本性。
他想透過畢耀飛老師的身份說服少年的自己,與自己和解,也希望能給媽媽帶來幸福。
不要問為什麼做夢會代入別人身份,這是遊傑明的夢境,所以他說了算。
綜上,拋開電影前面和結尾的劇情,中間在校園裡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遊傑明的夢。
在這個夢裡,劇情走向都是遊傑明的意識在操控。
不管是畢耀飛老師勾引遊傑明媽媽,還是自己撞破媽媽出軌,都是遊傑明的臆想。
他本意是希望媽媽脫離不幸福的家庭,能去擁抱自己的幸福,但同時內心也有矛盾的掙扎,表現在少年遊傑明的反叛上。
這部電影的高潮應該是少年遊傑明和中年畢耀飛(也是中年遊傑明)在操場的對話。
這是新舊觀念的碰撞,也是內心念頭的拉扯,能把心理活動這麼具象地表現出來,這一手法就值得一座最佳劇本獎(我個人頒的)。
而且拍得這麼順滑,把觀眾耍得團團轉,後知後覺,如夢初醒,再加一個最佳導演獎(依舊是我個人頒發。)
至於演技,畢耀飛不多說了,老選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