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9 這不是電影這叫超前藝術(第1/2頁)
章節報錯
鏡頭拉高,俯拍下方奔跑的男女。
從背影可以看得出來,右側的男人就是自導自演的畢耀飛,左側則是個暫時還不知道身份的比基尼美女,即便是高空俯拍視角都看得出來身材不錯的美女。
跑著跑著,兩人忽然轉頭對著鏡頭打招呼,劉尚皺起眉頭,感覺事情不簡單。
但起初他還是認為鏡頭的視角也是一個演員,主角是在跟這個演員打招呼。
但是事情發展下來並不是這樣。
劉尚試探著問道:
“這是在跟觀眾打招呼嗎?”
馮峰聽到劉尚說話,他按下暫停鍵,板著臉認真跟劉尚介紹:
“沒想到吧,影片的第一個鏡頭,就用到了戲劇界的高階技巧:
打破第四面牆。
第四面牆,屬於戲劇術語,指一面在傳統三壁鏡框式舞臺中虛構的“牆”。
在影視作品中,“打破第四面牆”的表現方式通常為演員突然從劇情中抽離,同觀眾直接交流。由於有讓觀眾跳戲的風險,影視作品中很少運用這種先鋒、大膽的做法。
但本片第一個鏡頭,就做到了。”
劉尚想了想,問道:
“是不是畢導想透過這個鏡頭來傳達一些不能言語的隱情,就像是楚門的世界,有一種真實和虛假的恍惚感。”
馮峰點頭。
如果不是馮峰緊緊抿著嘴生怕笑出來,以及那不住顫抖的眉毛出賣了他,劉尚就覺得馮峰是認真地在附和他。
“行了,繼續看吧。”
影片繼續,畫面切換到了畢耀飛一臉很明顯是想哭哭不出來的表情的,看似緊張實際一點也不刺激的追車動作大戲。
劉尚眉頭又忍不住鎖住。
他是不太明白為什麼畢耀飛見到有女孩賣他花後,忽然就發瘋似的去飆車。
再然後就是一群青春靚麗的女孩在沙灘上跳廣場舞的鏡頭。
龍標結束後三分鐘就出現了三個連線不上的主線劇情,直覺告訴劉尚,對於電影來說,每一個畫面都有其深意。
尤其是電影開頭最為重要,因為這是讓觀眾先入為主的印象片段,處理得好會有‘神龍擺尾’的技巧感。
他大抵是猜到了畢耀飛的深意:
“畢導這是想用環形敘事吧?用後邊的劇情穿插連線上前面的劇情。”
馮峰給劉尚解釋說:
“比環形敘事還要複雜一些。”
“什麼?”
“多邊形不規則敘事。”
“哈?這是什麼手法?”劉尚還準備翻一翻手邊的資料書,檢視看到底有沒有這樣一種藝術手法。
螢幕中的舞蹈說實話實在是難以觀看。
這一段,背景是四線縣城影樓最愛的風格,舞蹈融合了breaking、社會搖、廣播體操以及很多根本叫不上名字的動作,稀奇的是最右邊的女生明顯忘了動作沒跟上在偷看她右手邊的同學。
接著,這段舞蹈切換了背景跳了一遍又一遍,期間給了無數個女演員肚臍以及胸部的特寫。
劉尚心裡琢磨,這應該是表現學生的稚嫩,後期才會有成長的空間。
“一定是這樣,要不然不會這麼粗糙。”
舞蹈結束,忽然來了一張有畢耀飛大頭照的ppt,上面標了‘序’。
這種手法劉尚見過,比如提名了87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布達佩斯大飯店》裡,也有類似的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