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創業第一步(第1/2頁)
章節報錯
“對了媽,剛才張叔所說有關外賣的事,你有沒有什麼想法?”
“大有可圖。”
說到做生意,薛蘭臉上的陰霾一掃而空,也得益於薛氏的記憶,薛蘭對這邊的“外賣”也有些瞭解。
“其實外賣在大晉早就十分普遍,但若以現代的眼光來看,還是存在不少弊端。”
顧清悠聽她一一分析,比如有些客棧規模太小,僱不起很多夥計,有人訂餐近了還好說,稍微遠些的,送一趟來回要花費不少功夫,為了不耽誤店裡活計,店家也只能忍痛拒絕。
也有店面規模大,生意好,便專門僱傭一些跑腿送餐的小二,但訂餐未必時時有,小二閒時無事可做,卻要照舊發放銀兩,也難免令店家頭痛。
對於客人而言,訂餐不僅要跑到館子裡,還要等著打包。
大戶人家好說,一般有家丁跑腿,小戶人家只能親自過去,來回同樣耗費不少時間,若趕上有個想吃的東西很遠,十有八九會因為距離和時間成本放棄,與商家而言也是無形的損失。
所以兩人琢磨著,可以像現代一樣,成立專門的外賣驛站。
客人只需支付幾個銅板,便可以在就近的驛站下單,隨後驛站的小哥代為去館子訂餐取餐,再跟館子收小額的服務費,直接把飯菜送到客人家中。
如此一來,客人省下腿腳功夫,店家省下長期僱人的費用,外賣驛站兩邊得利,可謂多方共贏。
至於跑腿小哥的薪水,就採取提成制,想要多賺錢,那就腿腳勤快些,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來做兼職,時間管理有了足夠的彈性,也是兩全其美。
顧清悠草擬了一份計劃,娘倆再三稽核,覺得可行,當即便將張勇找來,將國公府分散在上京一些不怎麼賺錢的小規模店鋪找出來,當做驛站的設點。
地方有了,再就是需要去各大館子拉業務,這件事當之無愧,便落在了張勇的身上。
張勇也聽得新鮮,將兩人的謀劃細細看下來,忍不住讚歎道:“夫人這想法來的精妙,但有一點,許多館子都有自己專門的送餐夥計,若跟咱們合作,怕有不少人會因此失業,招來怨憤。”
顧清悠道:“這個不必擔心,咱們驛站同樣需要送餐人員,那些人正好都是熟手,咱們順勢挖過來,還省了培訓。”
“妙啊~”
張勇聽的鬥志昂揚,舉一反三道:“其實不光是飯館,其他的什麼胭脂水粉,零嘴小食,米麵肉蔬,咱們也可依葫蘆畫瓢,只要客人下訂單,咱們都可幫忙採購。”
如此一來,她們就不僅僅是外賣驛站,還兼任了跑腿公司,業務面又擴大不少。
薛蘭連連點頭:“既然如此,老張你就緊著去張羅此事,記得僱人的時候挑些體力強健腦瓜靈活的。”
張勇道:“臨時招人,咱們摸不清脾性,若小人說,倒不如將之前發配到各莊子的家丁召回一些,幹活底實不說,出了問題咱們也好拿捏。”
那些人大部分都是簽了賣身契的,張勇這一招物盡其用,讓薛蘭十分滿意,揮手道:“這事交給你了,你全權處理就是。”
好的開端等於成功一半,顧清悠還是頭一次參與生意的事,心裡充滿了幹勁,生怕哪裡有不足之處。
尋思半天,果然發現計劃中有個具大漏洞——送餐工具。
現代某團騎手摩托車後面都有個保溫箱,可以同時容納好幾份訂單的東西,而且飯菜都是用飯盒裝的,輕巧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