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著眼睛讓高爽的感知能力削弱了不少,出來的時候還吃了抗暈的藥物,此時暈船的症狀好了很多。

隨著注意力逐漸轉移到演奏上,難受的感覺就更淡了幾分。

他現在演奏的曲目沒有什麼名稱,基本上是在《夜曲》系列的基礎上隨意發揮。

畢竟夜曲這個系列的鋼琴曲他最熟悉。

按照一般意義上來講,他這樣基於某個曲調隨意發揮的演奏方式已經屬於爵士樂的範疇了。

實際上《海上鋼琴師》本身細化起來就是爵士樂核心的型別電影。

所謂的型別電影是依託於某種行業或者藝術門類為創作核心衍生出來的電影類目。

地球的歷史上有幾部影響深遠的藝術風格的型別電影。

1988年的《天堂影院》講述的故事是以電影和電影史為背景。

1990年的《天倫之旅》是以歌劇為背景。

而1999年的《海上鋼琴師》的故事就是以音樂,確切地說是以鋼琴和爵士樂為背景了。

爵士樂最大的特點就是即興和隨性!

想要無拘無束的隨著心情演奏,對於演奏者的天賦和技巧要求極高。

高爽此刻就像電影中1900第一次演奏鋼琴時的那樣。

漸漸的,他的注意力越來越集中,似乎已經忘記了自己身體的不適,彈奏的越來越投入。

胸前無人可見的極限徽章竟然閃起了微弱的光芒。

只是這光芒亮起的時間極短,一瞬間便又迅速湮滅了。

晚上的船裡格外安靜,高爽這邊整出的動靜很快便吸引到了不少人的注意。

首先出現在宴會廳的人讓人比較意外,竟然是教吳浩小號的周老師。

她的狀態明顯很好,並沒有暈船的反應,此刻輕輕依靠在門框上,並沒有發出什麼聲音。

緊隨其後出現的人卻是畏懼周老師如蛇蠍的吳浩。

在看到門口的周老師時,他的腳步下意識的停頓了片刻,不過還是很快湊了過來,佔據了門口最顯眼的位置。

周老師抬眼看了他一眼,便將目光重新投向了演奏的高爽。

船上越來越多的人被琴聲吸引匯聚過來。

大家的反應都出奇的相似,靜靜的在敞開的門口駐足觀看,沒有一個人發出聲音。

高爽一直閉著眼睛,精神高度集中之下,對身邊發生的事情毫無所覺!

他的手指快速躍動,腦海中卻閃動著電影裡的畫面。

一個衣衫破舊、滿臉汙垢的孩子正端坐在鋼琴前,那稚嫩的小手輕輕撫摸著琴鍵,於是,那架大鋼琴唱出了一支柔和動人的曲調。

這一刻高爽覺得自己跟小男孩融為一體!

腦海中的畫面繼續,當船長告訴男孩擅自彈琴觸犯規則的時候,1900鄙夷不屑地脫口說道:“去他的什麼規則。”

“Fuck tations.”

語言雖然顯得粗鄙,卻一語道破了爵士的本質!

去特麼的規則!

高爽心念所致,手腕翻飛,彈奏的速度更加快了幾分!

鋼琴的音樂逐漸向著歡快熱烈的氛圍靠攏,完全脫離了夜曲基調的框架,徹底的放飛起來。

腦海中的畫面也飛速的切換到電影中的另一個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