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魏忠賢之死(第1/3頁)
章節報錯
意識到諸葛神弩的重要作用,朱由檢當即下令:“傳朕旨意,讓工部加緊趕製諸葛神弩,此乃絕密,不可走漏風聲,違者,斬立決。”
“另外, 傳朕旨意,傳喚孫傳庭即刻進京。”
明朝的問題是數代積累而至,並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朱由校雖然在江帆的協助下,快刀斬亂麻解決了東林黨,但大明境內的情況依舊不容樂觀。
相比關外建奴,實際上,大明覆滅最大的原因,還是內部鬥爭。
朱由校接著和江帆聊了一下山東民變的問題,江帆也提出了較為妥善的處理方案。
無非就是恩威並施。
一方面減免農稅,大赦天下,安撫百姓。
一方面調集軍隊,強勢鎮壓暴民。
等農民起義被平息之後,朝廷就開始著手恢復生產、安定民心。
當然,這些都需要花費時間和精力來完成。
除此之外,就是閹黨的問題。
自東林黨被打殘後,朝廷之上,閹黨勢力前所未有的龐大,如果處理不好,帶來的禍端不見得比東林黨小。
此時又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
所以朱由校必須要在短時間內將這個局面給控制住。
否則的話,一旦事態擴大,後果不堪設想。
“進忠的忠心,朕不曾懷疑, 可他手下的人未必不會生出別樣的心思。”
“朕打算調派進忠下江南,收取商稅,清剿東林餘孽, 江愛卿你認為如何?”朱由校問道。
江帆回答:“皇上英明,如此一來,一可收權歸政,二來能增加國家收入,可謂一舉兩得。”
朱由校點點頭:“那就這樣辦吧,遼東的事,朕就交給你了,另賜你尚方寶劍,若遇不聽令者,可先斬後奏。”
“謝皇上!”
江帆神色如常道。
大明的尚方寶劍是歷朝歷代最多的。
在歷史上,明朝甚至出現過兩個將領拿著尚方寶劍對砍的荒唐事。
而且他真想殺人,根本就不需要尚方寶劍。
得到朱由校的支援後,江帆開始行動,在錦衣衛中,透過實戰,篩選出三千錦衣衛。
眼下孫傳庭和諸葛神弩還沒到位,有一段時間可以進行集訓。
錦衣衛本來就是好手,經過訓練之後,在騎射方面不弱後金之人。
只要裝備和物資到位,即刻就可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