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個天涼,來的觀眾不多,三百人的園子只坐了不到一百,看著挺冷清的,可這上座率和前兩年比,已經非常不錯了。

臺上一個人,臺下一個人的時候,後臺這幫演員好些人都經歷過。

班社也沒個正經的報幕員,一直都是幾個徒弟輪番兼任,今個輪到曹芸偉,臺上的燈一亮,他就上去了,上去之前還意味深長的朝著蕭飛看了一眼。

“下面請您欣賞單口相聲《九頭案》,表演者,蕭飛。”

介紹完,便低頭退場,從蕭飛身邊經過的時候,張了下嘴,但最終還是沒說什麼。

蕭飛一提大褂,邁步就往臺上走,側幕條這邊已經擠滿了人,連後臺的幾位老先生都到了。

《九頭案》

這孩子是真的要瘋了,沒別的解釋了。

幾位老先生都是從舊社會走過來的,那個時候,市井藝術繁榮,相聲門裡也是名家輩出,說過《九頭案》的不少,可是能說全了的幾乎一個都沒有。

因為這段相聲根本就不是一個人編的,據說最初民國時期一位德字輩的老先生第一個開始編這個故事,也只是說到了悶老二去塔家給小蜜罐和白芍藥收屍,被李大成殺害。屍體在塔家屋裡炕上,人頭在塔家鹹菜罈子裡。

後面又有數位名家往後續,但因為不是一個人編的,讓這段單口相聲顯得非常凌亂,經常有前言不搭後語的地方,而且邏輯上,很多段落都解釋不清。

所以,這段相聲出現了將近百年,可是能完完整整說下來的,幾乎一個都沒有,基本上都是說到山東水鋪夥計小力巴兒提著兩個人頭回到水鋪,被水鋪掌櫃發現,山東水鋪掌櫃本來就跟他有仇,就藉此事殺死了小力巴兒,砍下人頭,屍體扔到了院內枯井之中。

到這裡就結束,因為大多都說不全,所以師父在教徒弟的時候,很少有師父會說這段活,也就讓會這段單口相聲的人越來越少。

蕭飛今個頭天上臺,居然張嘴就要說《九頭案》,後臺一幫老先生都替他捏著一把汗。

這孩子,今個要是還能全須全尾的下來就不錯,真要能把這段活給說火了,那日後還了得。

大傢伙小聲議論著,舞臺上,蕭飛已經走到了正中央,轉身面向觀眾。

這個天氣還能來園子裡捧場的,基本上都是德芸社的老觀眾了,別看每天的上座率不怎麼樣,可德芸社在宣武區立足已有數年,還是圍下來不少忠實的觀眾。

看到蕭飛站在臺上,底下的老觀眾一個個都不禁納悶。

“這孩子哪來的?”

“蕭飛?沒聽說過啊!”

“新來的吧!”

“一來就說單口,就這歲數,不是瞎胡鬧嘛!”

平時德芸社也說單口,不過能上臺表演的就郭德強,或者邢文韶這樣的老先生,人家可是單口大王劉寶瑞的弟子,得了真傳的,徐德諒偶爾也上臺說,可滋味兒就差了點。

現在冷不丁的上來一個小毛孩子,要說單口,剛才報幕說的什麼?

《九頭案》

今個來的好些都是上了年歲的,只有他們這個歲數的觀眾才會咂摸傳統相聲的滋味兒,也只有他們才能真的聽懂這些老活的韻味。

《九頭案》雖然會的人少,可老年間好些相聲演員都說過,就是說不全,到一半就撂下了。

今天來的觀眾有不少都曾聽過那麼一兩段。

但凡聽過的,都知道這活難使,故事太大了,裡面涉及到的東西也很多,奸.情人命都是明面上的,裡面還包含著風俗人性,再加上各個地方的倒口。

就是好些前輩名家老先生們都不敢上臺說這麼一段,今天來個毛孩子,張嘴就要說《九頭案》。

好傢伙的,這是憋著要死在臺上啊!

挺好一孩子,有什麼想不開的啊!?

剛才蕭飛上臺的時候,臺下好些觀眾都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蕭飛模樣好,身段好,氣質好,真要是能踏實下來用心學,久之必是個好角。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