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摹的?

總不能是《富春山居圖》的真跡吧?

這怎麼可能?

身為世家子弟,蕭飛從小也跟著爺爺學鑑別古玩,當時,老爺子也和他提到過一些華夏曆史上遺失的國寶,其中就有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

不過,民間傳說這幅畫的真跡被某一任藏家給焚燬了,現存於寶島故宮博物院的那一幅有人說是臨摹的,也有人說是從火中搶出來的殘卷。

趕緊小心翼翼的將畫卷展開了一部分,只一眼,這畫就真了七分。

蕭飛打小就被蕭銘棟抱在懷裡,一點一點的聽爺爺講古玩字畫裡的門道,也曾手把手的教他如何鑑別真偽。

對黃公望的畫作,蕭飛並不陌生,蕭銘棟在世的時候,也好收藏古玩字畫,家裡的好東西有不少,其中黃公望的作品也收了一副《天池石壁圖》。

所以,對黃公望的繪畫技法那是瞭然於胸,在風格上,黃公望發展了趙孟頫的水墨畫法,並上追董源、巨然,多用披麻皴,晚年大變其法,獨具一格。

其作品主要有淺絳和水墨兩種面貌,他的淺絳山水,煙雲流潤、筆墨秀逸、氣勢雄渾,水墨山水,蕭散蒼秀、筆墨灑脫、境界高曠,其韻致甚至要高於趙孟頫。

而這副《富春山居圖》無論是在繪畫技法上,還是在神韻上,全都沒有半分錯的地方,尤其是黃公望的披麻皴法,旁人是學不到其中神韻的。

再看題跋,也正合黃公望的書法風韻,另外,沈周、文彭、董其昌、周天球的題跋也都沒問題,這些都是歷代的書法大家,無論是誰要作假的話,也不可能將這麼多人都學個遍。

也就是說……

這居然是真跡!

這老爺子,也太神了吧!

這麼多年,家裡愣是沒有人知道還藏著這麼一件寶貝!

小心翼翼的將卷軸放好,這可是國寶,真要是損壞了一丁點兒,蕭飛都是萬死難辭其咎。

接著又鑽到了條案的底下,老爺子費盡心思的在這張條案上修了一個暗格,總不能就藏了這麼一件寶貝吧!

再者說,蕭飛家裡的古玩字畫,珠石玉器也不少,蕭銘棟這麼鄭重其事的把富春山居圖藏在條案底下的暗格裡,難保不會藏著別的東西。

這老爺子也真是的,就蕭飛這麼一個孫子,不正大光明的傳給他,居然還藏私。

說起來,蕭銘棟對蕭飛那是真的好,老爺子有一子兩女,可真正擺在他心尖上的也就是蕭飛這個大孫子了。

頭些年,老爺子還在世的時候,就把全部的家業都轉到了蕭飛的名下,連蕭飛他爹蕭佳琦都沒份。

當初分宗,蕭銘棟分到的產業可不少,這些年老爺子又添置了一些,全都亮出來的話,也能嚇人一跳。

且不說別的,單單是收租,就足夠蕭飛舒舒服服的過一輩子的了。

可能也正是因為衣食無憂,沒有生活壓力,蕭飛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學他所感興趣的事情。

蹲在條案底下,在那個暗格裡摸索了半晌,最後又弄出來了一個沉香木的盒子。

這老爺子也太奢侈了吧,居然拿這麼大一塊沉香木做盒子?

盒子沒鎖,開啟將裡面的東西都拿出來,蕭飛又愣住了,裡面沒放什麼武功秘籍,而是放著一塊醒木,還有一冊線裝版的書。

書本身沒什麼稀奇,也不是老物件,看字跡就知道是蕭銘棟謄抄的,但裡面記載的內容卻讓蕭飛興奮不已。

《直脖兒》、《滑油山》、《豬吃豆腐》、《家堂令》、《吃翅子》······

蕭飛翻了一遍,發現裡面抄錄著的居然是200段已經失傳了的傳統相聲。

作為相聲門徒,對於如今相聲的現狀,蕭飛也是痛心不已,這門曾經紅火的市井藝術,現如今已經到了即將滅亡的程度了。

蕭飛聽他爺爺說過,傳統相聲足有一千多段,到了解放前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傳承下來的還有六百多段,等到解放之後記錄成稿的還剩下三百多段。

到了現在,經過各代徒子徒孫的努力,能傳下來的也就兩百多段了,可就是這兩百多段,也不是每一個說相聲的都會。

如今流行的是新相聲,老段子基本上都沒什麼人說了,還被說成是封建糟粕,打上了三俗的標籤。

蕭飛的師父於清每每說起這件事,都要跳著腳的罵街,後輩兒孫不但沒將老祖宗傳下來的好東西發揚光大,還要親手將其掐死,簡直就是忤逆不孝子。

這冊子裡抄錄的段子,好些蕭飛只是聽過一個名,到底是個什麼故事,誰也不知道,沒想到被老爺子給搶救儲存下來了。

這可真是寶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