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聲門裡,認乾親並不算稀奇,比方說,一個門裡的老前輩特別喜歡一個孩子,可是無奈對方已經有了門戶,在沒辦法跳門的情況下,這個時候,往往就會收為義子。

就像當年侯三爺收於清為義子一樣,當時於清已經拜了石福歡先生為師,侯三爺和石福歡先生既是搭檔,又是多年的好友,於清是石先生門下唯一的徒弟,侯三爺總不能連這唯一的徒弟都撬走,於是就收了於清為義子。

同樣,有的人特別崇拜一位老先生,可是自己已經有了師父,不能欺師滅祖,乾脆投到對方膝下,做義子乾兒。

例如,楊紹華先生認馬老祖為義父,門裡都知道楊老是郭榮啟先生的徒弟,哪怕郭先生不承認,門戶關係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楊先生就算是再怎麼崇拜馬老祖,也只能認乾爹,不能拜師,否則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

這種乾親還不是白認的,只要關係落實了,當乾兒子的,要負責給乾爹養老送終,同理,乾爹也要照看著義子,不光要把自己的能耐傳給對方,還要負責養育成人,甚至於婚嫁都得管。

當然了,這種關係也不是牢不可破,畢竟有的人連親爹都能不認,更別說是乾的了。

而且,認乾親還不是一對一的,一個人可以收好些乾兒子,一個人也可以同時拜好些乾爹。

就像郭德強,他就有兩個乾爹,已故的範先生,還有蕭飛的師爺石福歡先生。

他這都算是少了的。

郭德強有一位同門,也是侯三爺的徒弟,人家一氣兒拜了十幾個乾爹,也不知道用不用拿個小本本把這麼多幹爹的生日給記下來。

於清要收孟賀堂為義子,也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他連收徒弟都格外謹慎,更別說是認乾親了。

既然認下來,往後就得管,就得付出,如果遇上個好的,付出再多也心甘情願,可要是不走運碰上個沒良心的,滿腔的心血付出去,結果卻換來個狼心狗肺。

真要是那樣的話,能把人膩歪的恨不能撞牆死了。

親兒子也就算了,自己生的,只能認命,可這乾兒子怎麼算?

怪自己眼瞎啊!?

於清今天跟蕭飛、喬三木這倆徒弟提出來,要認孟賀堂為義子,肯定也是認真思量過了,真的認可了孟賀堂這孩子,爺倆也對脾氣投緣,這次下了決心。

既然是要認乾親,可不能嘴上說說就完了,好歹也得全家人湊在一起吃頓飯,算是個正式的儀式。

於清的父母都在天津大港居住,老兩口子輕易不願意動彈,於清打了個電話過去,將要家裡要添人進口的訊息說了。

老兩口還以為是白慧敏懷上了二胎,高興的不得了,於清結婚五年都沒個動靜,誰知道生完小陽之後,這還連上了。

於清解釋了半晌,老兩口才知道,於清是要收乾兒子,這幹孫子雖然比不上親孫子,可好歹也是件喜事。

只是離得遠,過去一趟也不方便,就在電話裡將孟賀堂這個孫子給認下了。

老兩口來不了,孟賀堂的父母又遠在東北黑龍江,更沒法過來,他還沒正式拜師,又不好意思驚動郭德強和王薇,最後只是於清一家三口,加上蕭飛、喬三木,還有孟賀堂在名流食府湊了一桌。

開席之前,孟賀堂規規矩矩的跪在地上,給於清和白慧敏兩口子磕了三個頭,收下乾爹乾孃給的紅包,這乾親就算是認下了。

「小孟,你既然認了我做乾爹,從今往後,咱們改換稱呼,父子爺倆的關係就算是落下了,乾爹也沒什麼要教你的,只一句話,好好做人。」

孟賀堂站在於清面前,等於清說完,敬上一杯酒:「乾爹,我記下了。」

「好!以後在廣德樓,有什麼事都找你師哥,咱們是一家人了,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喬三木聽了,強忍著笑,聆聽教誨的孟賀堂也是笑得格外不自然。

他雖然來的晚,可是也曾親眼瞧見過蕭飛是怎麼調教師兄弟的,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蕭飛對待喬三木,和其他師兄弟明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