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鬥板兒(第1/2頁)
章節報錯
高鋒的能耐到底怎麼樣?
今天在臺上已經展示過不少了,能捧能逗,下午的《夢中婚》,盲捧都能順順當當的捧下來,而且整個活還沒變得一頭沉,高鋒前前後後奉獻了好幾句神捧,也把蕭飛懟得夠嗆。
晚場的《賣吊票》又換成了逗哏,說的四平八穩,挑不出一丁點的錯,而且,還不光是穩,也有不少出彩兒的地方,特別是砸掛主流的那一段,說的非常巧妙。
這樣一個全能型選手,還有絕活?
觀眾們也不禁好奇了,又送上了一陣掌聲,都想要看看高老闆還有什麼能讓他們眼前一亮的絕活。
「說不上是絕活,只不過是相聲演員的一個小技巧,既然提出來了,觀眾朋友們又這麼熱情,我就給大家來上一段。」
高鋒說著,看向了臺口的欒芸博,對著他比劃了一下,欒芸博會意,連忙跑去了後臺,時候不長就帶著兩副快板上了臺。
兩副?
蕭飛拿著欒芸博硬塞給他的快板,還有點兒懵。
我是讓高鋒展示,這裡面有我什麼事啊?
可拿都拿上來了,總不能再拿下去吧。
蕭飛也只能順著剛才的話題說:「您諸位都瞧見了,我剛才說的讓高老師展示的絕活就是快板書,也叫數來寶。」
「別說絕活,會一點兒!」
「您那是客氣,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快板在我們相聲門裡分為三大派,分別是高派、王派和李派。」
「對!」
「高派呢,最有名的就數我的親師祖高鳳山先生,王派呢,代表人物是王鳳山先生,高老師就是王派傳人,李派呢,代表人物是李潤傑先生,郭老師西河門有個徒弟叫李肯,您諸位都知道吧,我們倆人是把兄弟,李肯就是李派快板的傳人。」
「介紹的真細緻。」
「那必須的啊!我之前在臺上一直跟您說,聽相聲長知識就在於這裡了,都知道快板三大派,可這三大派的特點您諸位知道嗎?」
「您再給介紹一下!」
「高派的快板,特點就在於演唱,高鳳山先生嗓音高亢,口齒清脆,善於演唱數唱類的節目,這是他老人家的代表風格。高先生唱快板,給人一種很痛快,很熱烈的感覺,整個人的情緒是一直往上走的,直到結束,達到頂峰,高派快板的代表作,像《同仁堂》、《數來寶》、《諸葛亮押寶》、《武松打店》等,都是這個風格。」
「說的還真準確,您再說說我們王派。」
「王派快板的口風特點就是典型的快板口風,不像數來寶那樣歡快熱烈,也不像快板書那樣沉穩,是一種自然,輕鬆,悠閒的狀態。王先生的演唱,節奏多變,但情緒渲染上很平穩,平平地走下去,但就是讓人慾罷不能,給人一種綿綿密密的那種感覺,代表作有《張羽煮海》、《雙鎖山》、《繞口令》。」
「沒錯!最後您再說說李派!」
「李派就是李潤傑先生,特點就是被稱做快板書,注重講故事,像說評書一樣,老先生當年在臺上的表演,激昂慷慨,鏗鏘有力,融合了評書、戲曲、鼓書等藝術特色,改變了順口溜的那種油滑風格,由於是講故事,代入感強,所以情緒隨著劇情發展時有起伏,代表作像《劫刑車》、《三打白骨精》、《魯達除霸》都是這個風格。」
「說的還真好!」
「總結起來呢,高派就是氣勢磅礴、高山流水、京腔京調、京字味兒;王派則是閃板奪字、眼起板落、連綿不絕、百唱不累;李派事有人有事、有情有趣、唱打多變、平爆脆美。」
「好……」
高鋒當先給叫了一聲好。
「高老師,今天既然
快板都拿上來了,咱們爺倆說什麼也得給各位親愛的觀眾展示一下,您是王派傳人,咱們今天就唱個王派的代表作《繞口令》,您看怎麼樣?」
「哦!兩個人合作來一段《繞口令》,好啊!可這段子從來沒有倆人一起唱的,你說說怎麼合作呢?」
「簡單啊,一人一段的唱,您是長輩您先唱,您唱完了我再唱,這麼迴圈往復,您覺得行嗎?」
蕭飛說著好像很簡單,可是真正操作起來卻並不像說的那麼容易。
畢竟是兩個人一起配合,而且,倆人一個是高派,一個是王派,打板的風格都不一樣,板眼更是大不相同,一個說完了,另一個接著說,節奏都不太好找。
蕭飛讓高鋒先說,一來是讓他好好展現一下,圈一波觀眾的人氣,二來也是讓高鋒先找準了狀態。
「好!既然說到這兒了,時間不早,咱們也別耽擱,打板就唱。」
高鋒說完,手一揚,將快板打響,行家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他從小就開始學,跟著好幾位老現身學過,基本功非常深厚,板子打的清脆悅耳。
「這個繞口令兒最難唱,我唱的是前門樓子九丈九,四門三樓,出了便門往東走,離城四十到通州,通州倒有個六十六條衚衕口……」
《繞口令》這個段子的版本有很多種,根本沒有固定的唱詞,從哪裡唱都行,都是一大段一大段的繞口令。
高鋒口齒清楚,聲音清脆,聲板結合,讓人聽著說不出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