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萬萬沒想到,皇上那天不知道為什麼龍興大發,來了一趟翰林院,指名道姓要見修國史的人,崔雲灝就這麼頂上了,並因為國史修得頗得聖心,還升了侍讀。

雖說只是從六品升為正六品,但是要知道,翰林升官一向很慢,大多數官員都要在翰林院裡熬個二三年,才能往上升,相對其他人而言,崔雲灝這回簡直是天上掉餡餅,砸到了頭上。

於是所有人都羨慕不已,修永泰二十年國史的差事一時間竟然成了香餑餑,不少人跑去跟詹學士打聽,試圖擠進這支隊伍裡面去,說不定到了年底,國史修成的時候,皇上一高興,也能撈個升職。

然而詹學士卻也是個有脾氣的,當初讓你們來,個個避之唯恐不及,如今一看有門道,又都湊上來了,泥人還有三分土性呢,不收!

於是這事情就一直是崔雲灝和那蘇編修在做,如今冠晗禎竟然能讓詹學士鬆口放他進來,想必有些路子。

得知了有人要進來共事,崔雲灝泰然處之,不鹹不淡,倒是蘇編修有些惴惴不安,他是個老好人,性格有些弱,不然當初也不會被詹學士抓來做這差事了,他問崔雲灝道:“是誰要來?”

崔雲灝答道:“是冠編修。”

他站起身來,從書架上取下幾摞厚厚的書籍,往桌上一放,堆得老高,若是人坐下來,恐怕連腦袋都要被淹沒了,自從他升了侍讀之後,國史館也安排出來一間小小的屋子,專門供他們二人使用,不必在大廳與那些翰林們擠了,倒也是好事。

蘇編修看著崔雲灝一摞一摞地往下抱書,有點愣住,提醒道:“那些你之前不是說暫時不需要用到麼?內容有些雜亂,若是仔細去翻,恐怕要花很大的精力。”

崔雲灝繼續往下拿,口中道:“詹學士既然安排了人替我們分擔,那不是正好?”

他笑了笑,道:“冠編修初來乍到,我也不知道要從何安排起,永泰二十年到二十四年的既然我們已經正在修了,我記得二十五年和二十六是還未動過的,就讓冠編修先看看吧。”

於是一刻鐘後,冠晗禎坐在桌案後,對著面前這一大摞書籍,表情呆愣了一瞬,立即回過神來,道:“這些都是……”

崔雲灝一一解釋道:“這五本是從工部借來的,永泰二十五年和二十六間,水利和農田乃至官道都有不小的變動,需要仔細核查,將國史上不正確的地方都一一改正過來,等核查完了之後,要交還工部,這十本是戶部的,那幾本都是禮部的,永泰二十六年,禮制也有不少改動的地方……”

他洋洋灑灑介紹完一大段,才道:“這些都是從六部借來的,等用完之後,還要歸還回去,千萬不能遺失了。”

“對了,”崔雲灝說到這裡,忽然道:“禮部前兩日派人來催了一回,我給擋回去了,若是他們下回再來,有勞冠編修與他們說一聲,大家商量著來。”

望著面前幾乎佔據了半張桌案的書籍,冠晗禎一直從容不迫的臉,終於有變綠的趨勢。

崔雲灝見他不接話,疑惑道:“冠編修?”

好半天,冠晗禎才勉強鎮定下來:“好,我都知道了。”

旁邊的蘇編修真情實感地道:“太好了,原本人手實在不夠,我還打算夜裡帶回去繼續修呢,既然有冠編修來幫忙,那最好不過了。”

崔雲灝也十分真情實感地道:“有勞冠編修了。”

冠晗禎:……

他忽然有些懷疑自己加入修國史小隊的決定是否真的正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