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深鹿作為美食家還是非常自信的能夠在短時間內做出好吃的美食。

滿足海藍鯨和安慕溪以及自己的胃口的。

時間不長,林深鹿端著做好的幾盤菜叫兩個人進屋吃飯。

雖然都是一些簡單的森林小炒,但是卻香味繚繞。

大概是因為這幾日一直吃著恩施土家族的美食,讓林深鹿的味道發生了一些改變。

以至於目前所做的這些美食都是趨近於土家族的美食的。

其實土家族的飲食風格也是目前林深鹿很喜歡的。

土家族平時每日三餐,閒時一般吃兩餐,春夏農忙、勞動強度較大時吃四餐,如插秧季節, 早晨要加一頓“過早”,“過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湯圓或綠豆粉一類的小吃。

據說“過早”餐吃湯圓有五穀豐登、吉祥如意之意。

土家族還喜食油茶湯。

土家族地區山多田少,食糧以稻穀、玉米為主,雜以小米、紅苕和洋芋。

土家人的日常主食除米飯外,以包穀飯最為常見,有時也吃豆飯, 粑粑和團饊也是土家族季節性的主食, 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時。

過去紅苕在許多地區一直被當成主食, 現仍是一些地區入冬後的常備食品。

煮飯一般是用鐵鼎罐架在火坑裡的鐵三腳架上煮熟,灶房只是在熱天或人客多的時候使用。

飯食品種很多,土家族人最愛吃的是粑粑,最具特色的是酸辣子和糟辣子。

酸辣子是將紅鮮辣椒拌玉米舂細粉粒,裝於撲水壇中,半月後可食,食法有幹炒、水煮。

糟辣子是將紅鮮椒切碎,加生薑、花椒和鹽,密封壇中,既可直接食和,又可作佐料。

酸菜,是土家族常用的大宗菜。

土家族菜餚以酸辣為其主要特點。

民間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醃泡酸菜,幾乎餐餐不離酸菜。

豆製品也很常見,如豆腐、豆豉、豆葉皮、豆腐乳等。

尤其喜食合渣,即將黃豆磨細,漿渣不分,煮沸澄清, 加菜葉煮熟即可食用。

民間常把豆飯、包穀飯加合渣湯一起食用。

幾乎各種蔬菜都可以製成酸菜,如青菜酸、蘿蔔酸、洋姜酸、豇豆酸、大兜菜酸、苞谷酸。

肉魚之類加點糯米粉或小米粉,放入壇中密封,製成酸魚、酸肉、酸腸子,用油煎炒,十分可口。酸菜開味助消化,深受土家人的喜愛的菜食。

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幾個或十多個酸菜罈子,一年到頭,餐餐不離酸。

臘肉,更是土家人最喜愛的菜食,進人臘月,家家戶戶殺年豬,一般人家殺一頭或幾家合殺一頭,富有之家殺二頭。

鮮肉裹食鹽、花椒、五香粉,在缸內醃10天左右,掛在炕上慢慢燻幹,夏季埋於谷堆儲存。其肉色紅,味香,十分可口,是逢年過節, 款待貴賓的佳菜。

食用時切成手掌大小,以示待客熱情。

就是這樣民風醇正的地方所帶給人的感覺,讓林深鹿此刻為止著迷。

也或許是之前樹屋群的主人有這方面的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