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碗半的魚肉實打實的,對比一下齊歡碗裡的肉,頓時不夠看了。周氏朝齊歡挑了挑眉,眼底盡是得意之色。

齊歡佩服的五體投地。

她忘了,周氏雖說把魚肉都分了出去,可作為家裡的大家長,她有老伴、有兒子。

不說齊老爺子,就說周氏的三個兒子,你老孃把肉全分給你們了,你們就啥也不做、一點兒都不回報點兒東西給自個兒的親孃?

根深蒂固的百善孝為先,周氏的三個兒子不說愚孝,但也沒差那去,有好吃的、好用的,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老孃。

如今老孃寧願自個兒不吃(你確定?)也要把肉分出來給他們,那他們要是不回報點過去,真真是枉為人子。

齊歡她爹在的時候,都是她爹帶頭。今兒個她爹不在,便由齊有田打頭,率先撥了一半魚肉到周氏碗裡,就是人木訥,沒說什麼話。

齊有糧也是,一聲不吭的緊跟著也撥過去一半。

說不說話的,周氏不在乎,周氏在乎的是自個兒在兒子們心中的地位,只要她的地位穩固,那就一切好說。

但要是但凡猶豫那麼一會兒,周氏指定饒不了他們。

底下的小子姑娘們已經見慣了這一幕,以往他們為了討奶歡心,也試著把好吃的撥過去一半。

誰曾想,奶不要他們的,只說讓他們自個兒吃好喝好,不要弄壞了身子拖累家裡,她便阿彌陀佛了。

小子姑娘們感動的眼淚汪汪的,雖說這話說的不好聽,但話裡的意思卻是好的,他們又不傻,自是聽得出來。

一如既往,周氏這回依然很滿意兒子們的表現,就是老二不在,沒人說些好聽的話哄她,心裡有點小遺憾。

一碗半的魚肉,周氏不可能全吃了,也不能再撥給齊歡。所以,按照老規矩,周氏把齊老爺子的魚肉撥了回去,只留下兩個兒子的肉。

然後瞧了眾人一眼,面上帶了點笑意,宣佈開飯:“都吃吧。”

這一番操作屬實是讓齊歡開了眼。

原主小姑娘可能是見怪不怪,記憶裡的這些事都是一帶而過,以至於親眼經歷這些的齊歡,真真佩服的說不出話來。

對周氏除了佩服還是佩服,暗裡還朝周氏豎起了大拇指。

……

齊家這頓飯吃的真的是乾淨,除了嚼不爛的魚骨頭、魚刺,餘下的啥也不剩。

不過那碗肉周氏沒動,吃完飯後,親自收到了櫥櫃裡,然後上了鎖。

齊玉不用周氏開口吩咐,帶著珠兒一起擦好桌子,並放回原位,又拿了笤帚把地清掃一遍。

齊桃則帶著餘下幾個小的,端著碗筷去灶房清洗。

堂屋裡收拾好了,灶房裡的活計也忙完了。

原先燒的熱水還剩下許多,都在鍋裡煨著,此時溫度正好。

按照規矩,齊有田、齊有糧親自打了水端給了齊老爺子,等老爺子洗漱完,兄弟倆又把水倒掉,這才回屋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