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我與伯父情同父子(第1/2頁)
章節報錯
“小秦虎,你給大家解釋一下,你剛剛說的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宇文述在出徵之前和秦虎有過一番交談,當時秦虎主張收買胡人做奸細,裡應外合攻破城池。
但當時他們倆都沒有預料到糧草不足這種情況。
宇文述是給過秦虎經費的,讓他負責收買胡人奸細的計劃,秦虎也派了幾名細作提前前往扶余城。
但秦虎真正的底牌,其實並不是這些明面上的工作。
他依靠的人是羅慶。
自從上次他騎馬回到榆關讓人給羅慶送信,五天之後,羅慶便派人追上了大隊人馬,並且向秦虎說明了情況。
神通廣大,富甲一方的羅慶,在整個大虞朝內外都有龐大的生意體系與關係網,他透過自己的情報系統很輕易的就找到了高達和孫宣雅的家人。
傳回來的是好訊息,高達和孫宣雅的家人全都安全無恙,目前已經得到了羅慶的妥善安置,衣食無憂而且很安全。
高達和孫宣雅對秦虎感激涕零,心情也輕鬆了下來。
最重要的是因為這一次的接觸,秦虎和羅慶建立了新的溝通渠道,羅慶會把後方的訊息不斷地傳遞給秦虎,而秦虎也會指派羅慶去做一些蒐集情報的工作。
俗話說魚有魚道,蝦有蝦道,各有各的道。
羅慶這位地方豪強,多少年來混跡於形勢錯綜複雜的邊境之地,一直跟契丹人,鮮卑人,靺鞨人,遼東人,新羅人,百濟國黑白兩道的大人物鬥智鬥勇,早已經形成了他們獨有的利益體系。
有些事情,就算是朝廷辦不到的,他們照樣辦的到。
其實,宇文述的大軍才出發幾天,羅慶一封書信就已經進入扶余城,交給了一家名為赤金賭坊的掌櫃赤水金的手上。
而秦虎這些日子,也不斷的得到來自於羅慶的情報,所以,他對於扶余城內的情況,實際上比宇文述要多。
“是。”
得知這個時代沒有孫子兵法,秦虎反而放心了,因為他自己對博大精深的孫子兵法也是一知半解。
“我剛才說的是我自己寫的一部兵法,所以大家聽不懂。”
秦虎表現的非常低調:“意思就是說,打仗應該首先靠謀略,謀略不成就採取外交的方法,其次才是雙方士兵交戰,最下策才是攻城。”
“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攻城這種方法,光是打造器械就要三個月,而要打下一座城池,最少損失三分之一計程車卒,實在是最不得已的方法。”
“好一個不戰而屈人之兵,真乃千古兵法名句。小侯爺大才,末將佩服不已。”羅藝眼神之中放射精光,這話不僅僅是給秦虎踢腳,是真的有幾分佩服。
秦虎說他自己寫了一部兵書,羅藝並不完全相信,因為根據以前的瞭解,這廝一貫都是信口開河。
但秦虎剛剛的幾句話,卻是貨真價實的兵家要素,令他耳目一新。
宇文述和羅藝的心情其實差不多,一方面他震驚於秦小侯爺的才學韜略,另外一方面他彷彿看到了勝利的希望。
“秦虎,你說的有道理,可是,你還有下一步的計劃嘛,那啥,你有什麼謀略,可以取得城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