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二章喜獲良材(第2/2頁)
章節報錯
張綱心中驚濤駭浪,表面平靜地還禮道:“將軍認錯人了,僕姓孫名致和,並不姓張。”
那校尉笑道:“方才僕還不太確認,張尚書開口說話僕便能認定了。兒郎們,將張尚書‘請’到縣衙。”
張綱知道難以脫身,跟著兵丁前往縣衙,問那名校尉道:“僕並不認識將軍,將軍怎麼說僕是什麼張尚書?”
那名校尉笑道:“張尚書貴人多忘事,三年前張尚書來萊蕪城遊玩,是愚帶人護衛。”
張綱長嘆一聲,人算不如天算,沒想到三年前自己來萊蕪泡溫池、遊香山成了今日漏洞,一飲一啄,因果前定。
新泰城,楊安玄得知抓獲了張綱,忙令校尉周寧好生護送其前來。
伐燕之前,楊安玄早讓暗衛瞭解南燕的官員,慕容宗室、韓家兄弟、公孫五樓等等,楊安玄都沒有太放在心上,唯有張綱讓楊安玄十分看重。
楊安玄在百丈山下設軍械司,讓陰華慶主持,收集能工巧匠在此研究軍械,可是進展不如人意。工匠多不識字,創造力不足,多隻會因循守舊,楊安玄很不滿意。
當時識字的多為士人,士人哪願意操“工”賤業,楊安玄雖在暗中改變這種狀況,但積弊非一時所能清。楊安玄暗自慨嘆,什麼時候才能找到魯班、諸葛亮、馬鈞這樣的巧匠。
暗衛的諜報中提到張綱,此人因構建太極端門得到慕容德擢用,授材官將軍、上方令,負責木材類軍械製造。
張綱屢有發明,改進了運糧的推車、戰車、衝車、弓弩、飛樓木幔懸梯等攻城守城器械,在軍中頗有聲名。
慕容超繼位之時,張綱精製乘坐的輦車,得了慕容超歡心,授其為尚書郎。這讓張綱頗為滿意,總算與匠人脫了干係。
張綱不喜“匠”業,楊安玄可是對他仰慕已久,對張鋒道:“你替愚前去迎了迎這位張尚書郎。”
張鋒知道楊安玄喜歡“奇巧淫技”,他出身寒微,對農、工有親切感,自打陰慧珍來到百丈山後,楊安玄經常前往探看,張鋒無事便在軍械司的作坊中四處閒逛,看到不少新奇的東西。
張綱對楊安玄的禮遇有些發懵,他自然知道這位晉國的權臣,從廣固前往長安經過兗、司之地,比起南燕來要繁華。從客商、百姓嘴中得知楊安玄所施的種種仁政,張綱隱隱覺得楊安玄所圖非小。
階下囚成為座上客,寒暄過後楊安玄道明意圖,想讓張綱前往襄陽做雍州工曹掾。張綱苦笑,看來楊刺史是看中自己的製造之才了。
自己堂堂五品尚書郎,成了六品工曹掾,實在是心有不甘。楊安玄看出張綱的不情願,笑道:“文玘不用急著答覆,且歇息兩日再說。”
楊安玄對張鋒使了個眼色,張鋒心領神會,起身笑道:“張先生,僕跟你安排住處。這路上不敢放開飲酒,今日喝個痛快。”
從張鋒嘴中得知雍州僅設六曹,吏曹掌官、祠曹掌禮、戶曹掌財、刑曹掌法、兵曹掌軍、工曹掌營建、軍械工程等事項。
張鋒笑道:“張先生,這六曹非主公心腹不得掌,原來的工曹掾是新野陰家的陰華慶,就是我朝祠部尚書之弟。”
張綱端著酒杯沉吟,這麼說來這六曹相當於朝廷的六部,確實位高權重。南燕雖稱一國,但比起楊安玄治下的疆域遠有不如,楊安玄授自己工曹掾除了官階低了點,倒是沒有薄待自己之意。
張鋒佯裝醉意,貼近張綱的耳邊低語道:“主公若能平定天下,張先生欲置身何處?”
張綱眼神一亮,舉杯笑道:“多謝張將軍提點,愚知道該如何做了。”
第二天,張綱求見楊安玄,解下腰帶取出秦皇姚興的詔書,躬身呈給楊安玄道:“楊刺史,這是秦皇給燕皇的國書,僕願歸順楊刺史。”
楊安玄接過詔書,隨手放在身旁案几上,扶著張綱的胳膊笑道:“秦國自保不暇,便是出兵亦不過是以卵擊石。此次伐燕,能得文玘遠勝過得四郡之地,愚不勝之喜。”
雖然不知真假,但楊安玄能做出這種姿態張綱還是很感動,道:“僕願為主公驅馳。”
楊安玄命人擺酒,替張綱接風。席間談起軍械,張綱意外地發現楊安玄講得頭頭是道,有些東西甚至超出他的想像,見楊安玄對製造軍械興趣濃厚,張綱感覺將來在襄陽的日子會過得愉快。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