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十八日,迎回天子的儀仗入江陵城。

司馬休之覲見天子,伏地大哭,司馬德宗坐在席中,兩眼茫然。司馬德文泣不成聲,顛沛流離的生活終於結束了,能夠平安迴歸建康真是祖宗保佑。

三月一日,司馬休之送天子登上樓船,劉毅、何無忌等人率軍護送,只留下千人駐守荊州城。

天子儀仗剛走三天,桓振便率軍來攻,江陵城內有桓家舊吏,聽到桓振再來,開啟城門相迎。

司馬休之正在刺史府下令徵召城中青壯上城協守,聽到西門已破,不敢耽擱,帶著親衛從東門逃走,江陵城再度落入桓振手中。

此時護送天子儀仗的隊伍已至夏口,輔國將軍何無忌繼續護送天子前往京城,劉毅和劉道規則分駐軍於夏口南北。

司馬休之順江而下,逃至夏口,告知江陵被桓振奪走的訊息,劉毅和劉道規相視一笑,此預料中事也。

劉道規派劉懷肅率軍前往,劉毅則讓廣武將軍唐興前去,兩人暗中相爭,誰都想將收復江陵的功勞攬入己手。

劉懷肅是劉裕從母(姨母兄,以平定孫恩之功任費縣令,聞劉裕京口起兵投奔,平定桓玄之亂拜高平太守,馮該父子亦死於他的手中。

劉道規(劉裕異母弟暗中交待劉懷肅,此戰關係到荊州刺史落於何人之手,兩人都知劉毅不甘居於劉裕之下,對荊州刺史之職虎視眈眈。

逆江而上,七天時間劉懷肅便趕到江陵西面的沙橋,桓振得知朝廷兵馬已至,擺下酒宴召集眾將道:「諸公,桓家已到生死關頭,且痛飲殺敵。」

沙橋,劉懷肅列方陣,看著馳奔而來的桓家軍。桓振一馬當先,手持長槊,率先殺入陣中,勢如瘋虎。他身後的兵馬個個奮勇當先,盾牆被衝潰。

看到軍兵露出懼色,劉懷肅暗叫不好,策馬持矛,朝著桓振迎去。桓振目眥欲裂,長槊猛刺劉懷肅,劉懷肅並不硬架,以矛身往外推,撥開槊杆。

戰馬賓士,相錯而過,猛然一箭射來,劉懷肅額頭中箭,鮮血順著臉頰直淌。

身旁護衛大驚,要保護他離開,劉懷肅怒目圓睜,喝道:「何妨,殺敵。」

身邊護衛被他激起血勇,紛紛揮刀怒吼道:「殺敵。」

原本低迷計程車氣大為振作,朝廷兵馬呼吼著與荊州兵戰在一處,雙方殺得難分難解。

桓振一口氣殺透方陣,暖風拂面,酒意上湧,感覺手中長槊沉重。只見遠處又有一隊朝廷兵馬殺至,桓振暗道不好,鼓起餘勇向前衝去。

迎面一陣箭雨,桓振躲閃不及,身中數箭,鮮血直流,愈感乏力,回顧身側,只剩下十餘騎。

自知必死,桓振哈哈笑道:「原本愚身死此處。」說罷,策騎朝朝廷大軍衝去,奮力斬殺數人後,被隱在一側的唐興刺死。

桓振即死,荊州兵馬或散或降,劉懷肅與唐興大軍進駐江陵城。將桓字旗換回晉字旗,出榜安民,城中百姓木然地看著這一切,興亡皆是百姓苦。

夏口,司馬休之得知江陵收復,連忙乘舟迴歸。東門處,劉懷肅率隊前來迎接,司馬休之感激地拉著劉懷肅的手道:「若無將軍,愚不知身歸何處。」

劉懷肅心中暗笑,這位司馬刺史丟失江陵城,恐怕德輿和劉毅都不會再讓他呆在荊州了。

三月十三日,天子司馬德宗迴歸京城,眾臣迎接,請罪。天子有詔,眾臣依舊行事。

三月十九日,新的一輪任命頒下。

琅琊王司馬德文,大司馬;武陵王司馬遵;太保;劉裕,侍中、車騎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徐、青(南青州刺史;劉毅,左將軍,豫州刺史,都督豫州及都督淮南歷陽廬江安豐堂邑五郡諸軍事;何無

忌,右將軍;楊安玄,徵北將軍,雍、青(北青州刺史,都督淮北諸軍事;劉道規,輔國將軍,幷州刺史(虛銜,領義昌太守;魏詠之,徵虜將軍,吳國內史;錄尚書事、揚州刺史,王謐;中書令,謝混;侍中孔靖、袁恪之;丹陽尹孟昶;尚書左僕射孔安國;吏部尚書郗恢、祠部尚書殷仲文、五兵尚書董懷、左民尚書袁湛、度支尚書陰友齊,等等。

從將軍的排位來看,大將軍官居一品,二品依次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以及前後左右四方將軍,四方將軍排序是前、左、右、後。

四方將軍之下則是四徵(徵東、徵西、徵南、徵北、四鎮、四安、四平將軍,居三品。

楊安玄遠在雍州襄陽,官授徵北將軍,比起劉裕、劉毅和何無忌來低了一階,這便是不在京城的弊處。

此時朝廷已知譙縱之亂,毛璩、毛瑾、毛瑗三兄弟皆死國難,下詔追贈三兄弟原先授予的官職,賜錢三十萬,布三百匹;追封毛璩歸鄉公,食邑一千五百戶,以毛璩之子毛弘之襲爵。

雍州刺史楊安玄送來粟米二十萬石,綢緞五百匹,布千匹,金二百兩,珍玩字畫若干賀天子返京,表奏南陽太守楊思平為梁州刺史、徵虜將軍,讓其收復梁州失地,平定譙縱之亂。天子准奏。.br>

御史中丞王楨之彈劾荊州刺史司馬休之兵敗至江陵失守,天子下詔免官,徵還建康,以徵虜將軍、吳國內史魏詠之為荊州刺史。魏詠之,劉裕親信,荊州刺史一職最終落入劉毅手中。

四月二日晚,楊安玄在宅中設宴為三叔楊思平踐行,明日楊思平將率軍五千出征梁州。

楊安玄舉杯道:「三叔遠赴梁州,少不了苦戰,巴蜀地形險要,三叔要多加小心。」

楊思平笑道:「汝祖父曾是梁州刺史,汝父十五歲便鎮守成固抵禦秦軍,我楊家與梁州淵源頗深。唉,一晃三十年過去,事是人非,讓人生嘆。」

「朝廷能授三叔為梁州刺史,也算了卻楊家人心願。三叔,愚敬你一杯,願你旗開得勝,馬到成功。」楊安玄祝道。

楊思平笑著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道:「安玄,三叔謝過了。」

楊安玄替楊思平佈菜,緩緩語道:「三叔熟知軍旅,如何行軍打仗小侄不用多言。等三叔到達江州後,讓王鎮惡返還襄陽,朱齡石兄弟則留在三叔帳下聽用。」

楊思平笑道:「足矣,朱家兄弟有如猛虎,有他二人相助為叔定能很快收復梁州,奪取成都,平定譙縱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