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要跟您說呢。『雅*文*言*情*首*發』請使用訪問本站。這三塊瑪瑙,我最有感覺的就是那塊黑白色的,想把它雕刻成一尊無量壽佛。就擔心這塊瑪瑙不如紅色的貴重,您拿不出手。”

玉石界有一句話,叫做“瑪瑙無紅一世窮”,瑪瑙中以紅中有黃,黃中有紅,透明如火者為上品,稱“火瑪瑙”。雖然楊建修回來的這三塊瑪瑙中,只有一塊是紅色,而且紅得也不夠正,但要論價值,自然是以這一塊為上。而且紅色喜慶,最適合祝壽用。但葉琢卻對它沒感覺。雖說也可以設計出圖案來,但平平無奇,達不到巧奪天工的程度。倒是那一塊黑白色的,她感覺極好,相信雕刻出來,一定會讓人眼前一亮。

創作這東西,只要沉浸其中,真心的喜歡,無論是做設計,還是做雕刻,都會極為偏執。如果對某塊石頭有感覺了,就算明知道它做出來不討好,仍會去做。因為內心裡會有一種極度的渴望,想要把自己最有感覺的想法給表現出來。所以葉琢還沒問楊建修,就已在動手雕琢那塊黑白石了。

楊建修呵呵一笑:“我既然把這三塊都拿了給你,自然不會限定你一定要雕刻那塊紅色的。我跟聶家家主,也不過是見過一面,他記不記得我這號人還是一回事呢。這個壽禮,可有可無,只是為了你才準備得這麼精心。所以你別想太多,只管雕琢你最拿手的。”

葉琢嫣然一笑:“那就太好了。不瞞您說,那塊瑪瑙我已在動手琢制了,您想不要都不行了。”

楊建修哈哈大笑起來。

鄭氏見楊建修跟葉琢相談甚歡。抿嘴一笑,低下頭去。

“鄭姨,您看看我包的這個餃子怎麼樣?”楊志輝則往鄭氏身邊湊。

楊建修的原配是他那繼母給娶的,是她的遠房親戚。容貌不出眾不說。還一股的小家子氣,說話尖酸刻薄,眼皮子淺得很。在南雲城時沒少給楊建修惹麻煩。楊建修甚不喜歡。擔心兒子跟他母親學樣,在他五歲那年,就招了一個老儒,帶著楊志輝住到了外院,教他識字作人。所以楊志輝跟他的親生母親並不親近。而這幾次到葉家來,他受父親之託專為了解鄭氏,覺得鄭氏性格爽朗。待人真誠,言談見識都頗有見地,便極力贊成父親娶她,也十分地願意與她親近。

關氏看著這四個人,.跟葉予期相視而笑,揚聲道:“建修,你是不是趁著我們都在,商議商議婚期?”

鄭曼文雖有些不自在,卻仍坐在那裡,並未避開,只裝著沒聽見。

楊建修瞅她一眼,道:“我看就三月初六吧,那是個大吉的日子。曼文你覺得如何?”

鄭曼文臉上一紅。大大方方地點頭道:“好。”

這性子,跟楊建修的前妻截然不同,極得楊建修的歡心。楊建修瞅著她,眼睛都有些轉不開了。鄭曼文被他看得不自然,微微側轉過身,低著頭只管包餃子。

關氏看得有趣。一拍巴掌道:“好日子,春暖花開,萬物復甦,正是成親的好日子。三月初六,就這麼定了。”

葉琢笑道:“祖母,我發現您越來越有學問了,琢兒萬萬不及。”

關氏順手就給了葉琢一巴掌,拍得葉琢衣服沾上了麵粉:“這孩子,連祖母都敢取笑,今年的壓歲錢,沒了。”

大家都笑了起來。

楊志輝眨巴眨巴眼睛,看看葉琢又看看關氏,再轉頭望了鄭氏一眼,眼睛亮晶晶的。他雖然自小就生活在南雲城,家裡人口簡單,只偶爾跟父親回南山鎮的老宅。但不管是在南雲城的家,還是在南山鎮老宅,家裡的氣氛總是沉悶,讓人感覺不愉快,從來沒有感受過像葉家大房這樣溫馨詳和的家庭氣氛。也因此,他對新母親的進門很是期待。

“大哥,大嫂,我們來給你們拜年了。”院子外面響起了葉予章的聲音。

葉予期和關氏對視一眼,轉身出去。見只是葉予章和姜氏帶了幾個下來過來,葉琳和葉家明都沒見,鬆了一口氣,上前攔住他們道:“你們來了?來,廳堂裡請坐。”

葉予章和姜氏滿臉堆笑地說了一大串吉祥話,又招手讓下人抬了兩抬禮物過來,拿了上面的禮單,遞給葉予期:“大哥,弟弟以前不懂事,現在知道錯了。今年我和你弟妹誠心來給大哥大嫂拜年,還請大哥大嫂不要嫌棄。”

葉予期猶豫了一下,接過禮單,開啟一看,詫異地看了葉予章一眼。

這麼多年,葉予章也沒親自來給大房拜過年。只每年初一讓下人過來一趟,送上一袋米麵,一塊肉並兩塊尺頭,就算很給葉予期這位大哥面子了。現在關氏看葉予期這樣,心裡好奇,不過她又不識字,只得用胳膊肘拐拐丈夫,問:“二弟給你送了什麼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