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乾綱獨斷(第2/3頁)
章節報錯
竇鼎之沒有回答他們的疑問,而是將文書直接呈給了楚牧。
楚牧看著文書,簡直不敢相信,西原竟然爽快的答應了議和,也沒有附加什麼條件,。(本章未完!
第237章 乾綱獨斷
甚至還同意了在大文舉行朝覲的時候前來簽署最後的合約。不過……
“明律聖卿?”楚牧疑惑的問道。
竇鼎之明白楚牧的疑惑,他剛看到時也很驚訝,之前他跟諾切強調過,達成議和必須得有聖卿級別的人出席,但他原以為會是弘法聖卿,畢竟這幾年都是和他在聯絡,不曾想西原派出的代表竟然是一向主戰的明律聖卿!
不過另外三個人精看著呢,竇鼎之只能道:“回陛下,根據西邊的訊息,如今西原實際掌權的便是這明律聖卿,他願意在朝覲之時親自前來,想來西原是真心願意修好!”
竇鼎之已經足夠小心,用字遣詞都透露著這是西原主動,西原認慫了,就怕引起另外三人的反對,畢竟處理和西原的關係十分敏感。
不過即使說成了這樣,張淵依舊跳了起來。
“陛下,不可輕信西原人的話,那是一個不講信義的蠻夷之邦,多年來我大文一直不曾欺凌與他,他們當年卻背信棄義偷襲我大文!還企圖奪取臨淵城,狼子野心之輩不可相信!”
高光義看了一下楚牧的反應,感覺皇帝似乎並不反對此事,便站了出來:“張閣老不要這麼激動麼!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如今西原主動乞和,我看也不是不能商量的麼!”
“高大人湖塗!西原多次犯我邊境,幸賴武宗神勇英王用命,才守住了祖宗江山!如今卻和他們議和,豈能對得起武宗和那些死去的將士!”張淵轉身拱手道:“陛下,您是夢過五千年的,趙宋與外夷媾和殷鑑在前,不可不慎啊!”
竇鼎之自然是想到了張淵會反對,只是沒想到袁復也站了出來:“陛下,臣想西原之人貪婪異常,是不是提出了別的什麼條件!”
這話一說,竇鼎之的臉不禁嚴肅了起來,張淵看見馬上走了過去:“我可有言在先,若是有人敢提給西原歲幣,我就是磕死在這也不會同意!天下人也不會同意!”
楚牧看著張淵如此激動,終於理解之前永平帝和竇鼎之對於議和的謹慎了。他畢竟是後來才來到這個世上,並沒有對西原特別的看法,所以可以理性的看待同西原的關係。而這個世上並不是所有事都可以靠理性來處理,就像對西原,大文人的恨是根深蒂固的。
“誰說要給歲幣了!西原敢提這個要求,不用張閣老您說話,老夫第一個就會把西原的國書給撕了!”竇鼎之嚴肅的說道。
“這麼說來夷狄是一點條件沒開了?”張淵絕不相信西原會無緣無故的來乞和,一定有所圖。
“西原並未有過分之求,只是……”
都不等竇鼎之話說完,張淵馬上打斷:“且慢!過分之求?這麼說西原還真有條件了!”
楚牧皺起了眉頭,重開貿易本就是修好之後應當做的,其實都不算條件。剛才他還沒覺得西原提條件,可看張淵這麼激動,忽然覺得西原提的幾個小要求或許都是問題。
在物質上西原確實沒有要求什麼,不過他們認為明律聖卿已經讓步願意赴大文,但大文也應該給個臺階,要向天下昭告是大文邀請明律前來。@精華\/書閣·無錯首發~~而且明律要求停留臨淵城一天,祭奠過去再次犧牲的西原將士。
果然張淵一聽就炸了:“什麼?西原乞和還要我們發出邀情,憑什麼!祭奠將士,那些都是該死的敵寇,死有餘辜!”
或許是早就料到了張淵的反對,竇鼎之緩緩的道:“此事重大,張閣老的反應也是自然。不過這事要從面子和裡子兩方面來看,從面上看,西原主動請和已經算是低頭了,更願在朝覲之時前來更是表現了誠意!人家要我們公開邀請,既是要面子,無非也是要一個保證,畢竟他們要是偷偷摸摸來,也擔心半路上除了什麼意外,公開邀請也是讓他們能安心!從裡子看,如今國庫什麼情況不用我多說了,西原想和難道和對我們沒好處麼?朝廷一年在西境花多少銀子,在座的都知。(本章未完!
第237章 乾綱獨斷
道,陛下登基咱們都不敢減免賦稅,此乃我等之過,如今因陛下聖明,西原望著而畏主動乞和,要是修好每年能剩下不少銀子,拿這些錢用於賑災用於興修水利不好麼?你說呢張大人!”
竇鼎之的話在理,可張淵一時還是轉不過彎來,畢竟對西原的怨恨累積了多年。
“首輔的話我能聽進去,也說得是事實!可天下人不見得聽得進去,畢竟背信棄義在先的是他們!西原要面子,我們大文更要是非,我以為接受西原乞和可以,不過得想讓他們公開為當年背信犯我大文道歉恕罪!而且這件事也不能和稀泥,西原那個什麼聖卿要來,是以什麼身份?西原和我大文又是什麼關係!誰尊誰卑是不是也得說清楚?”張淵嚴肅的道。
竇鼎之沉默了,張淵說的並不是氣話,相反是很現實的問題!道理他們幾個能明白,天下人能明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