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陳家楊辯不過汪尚書,就衝陛下發問,這算什麼能耐!”

一時間兩派官員互相爭論了起來,文華殿亂成一團。

竇鼎之一直沒有吭聲,就是想趁機聽聽楚牧到底是怎麼想的,哪知楚牧遲遲不開金口,百官卻吵成一團,他也只能站出來咳了兩聲。

但現在這麼亂,誰能聽得見首輔的咳嗽,竇鼎之有些不悅的喊道:“肅靜!宮中喧譁成何體統!”

張淵也不想這麼亂下去,這麼一吵萬一待會皇帝直接拍拍屁股走了就不好辦了,也喊道:“大家都肅靜!”

兩位閣老的威嚴很快讓爭論聲平靜了下來。

竇鼎之一臉嚴肅的走到中間,望著剛才聲音最大的幾個官員,似是要嚴厲訓斥一番。

可還沒等首輔大人開罵,沉默半天的皇帝卻終於張嘴了:“朕啊,年少家貧,雖喜歡看書但迫於生計,所學不多,既然陳知縣問起,朕就隨便說說!”

楚牧這麼一說,張淵袁復都有些驚訝,這沒讀什麼書的皇帝還真要說啊!面對滿朝飽學之士,這鄉野來的年輕人還真有勇氣!

楚牧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耳邊突然想起了小八的聲音,微微一笑如同復讀機一般的照著說道:“陳知縣問朕怎麼看趙宋制夷?朕覺得趙宋制夷之策還是不錯的!”

皇帝這話一出,在場的官員皆瞪大了眼,萬萬沒想到皇帝會認可被大家廣為批判的趙宋與夷狄議和。

倒是竇鼎之眯著眼若有所思的望著一臉輕鬆的皇帝。

“剛才汪琦說的很對,宋與契丹議和,但宋沒有亡於契丹,反而契丹之亡有宋的功勞。南宋與女真議和,但南宋也沒有亡於女真,同樣的女真之亡也有南宋的原因!不是麼?夢中五千年寫的很明白,即使與契丹議和,宋朝歷代官家依舊對燕雲十六州念茲在茲,宋徽宗一聽說女真崛起,便決定討伐契丹,與黨項議和,但百年間趙宋什麼時候停止過對西北用兵?與女真紹興和議後,難道南宋沒有再北伐過?所以議和本身只是權宜之計!”楚牧因為邊聽邊說,所以說的很慢。

陳家楊當即反駁道:“堂堂中原正統,即使是權宜之計,也不該和夷狄議和!有失天朝顏面!”

楚牧聽聞嘆了口氣拖延了會時間,等待著小八傳音而來。

“那請問陳知縣,何為天朝體面?是秦皇那樣的體面還是漢武那樣的體面?”楚牧跟著傳音一字一句的問道,連語調都都透著郭放舟那種賤賤的感覺。

現在陳家楊變的沉默了起來,因為皇帝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秦皇北築長城南擊百越、漢武揚鞭屢破匈奴說起來都是大揚國威的事,但夢中五千年裡,太祖寫的很明白,無論是秦皇還是漢武時期,百姓生活困頓民不聊生,所以秦皇一死遍地烽火,漢武臨終輪臺罪己。這麼想來,這兩朝國都快沒了,還談什麼顏面!

陳家楊沉默了,但郭放舟沒有停下的意思……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