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虧到姥姥家也得虧(第2/2頁)
章節報錯
高光義嘆了口氣,道:“陛下,萬邦來朝,乃是彰顯國威之大事,陛下剛剛登基,按理說這一次各國來朝應該辦的隆重些,只是,哎……”
“高閣老不必諱言!”楚牧看著高光義欲言又止說道。
“哎,之前也向陛下稟告過,此刻帑藏空虛,現在接待各國來朝只怕有些吃力!”高光義面露難色道。
楚牧算是明白了,關鍵問題是現在國庫沒錢。他雖然不太懂怎麼當皇帝,但萬國來朝這種事還是明白的。
這是個贏面子輸裡子的買賣,各國使者帶著禮物不遠萬里來京城幹嘛,還能真是為了一覯天顏啊!說白了就是來搞錢的。
有的老百姓看著使團前來,綿延數里的車隊,以為那是裝的禮物來獻給皇帝的!
屁咧!除了第一輛馬車上裝了點土特產是給皇帝的,後面的馬車上全是空的,那是用來裝載皇帝賞賜用的。
大文以天朝上國自居,自然不會貪圖藩屬的進貢,哪怕你只送來一車大白菜,我也會像慈父一般給予大量的賞賜,什麼茶葉絲綢,什麼陶瓷食鹽甚至直接給真金白銀!
所以說萬邦來朝,皇帝是掙足了面子,但裡子是虧到了姥姥家。
現在的問題是,大文國庫空虛,楚牧就是想為了面子虧到姥姥家,姥姥也不讓啊!
所幸楚牧也不是特別好面子的人,沉思了一會,便說:“既然國庫空虛,先帝又崩逝未久,今年也不一定非要讓各國來朝,可以下旨說各國的忠孝朕知道了,但朕因先帝駕崩而久久難以平復,沒有精力接待,讓他們明年再來!”
楚牧這麼一說,幾位內閣大臣如釋重負。不要小看了朝覲,這可是關乎皇帝顏面乃至國家尊嚴的大事,你大臣覺得取消無所謂,可當皇帝的人還真沒幾個不喜歡看見各國前來朝覲的,所以之前無論是誰都不敢輕言取消各國來朝。
而年輕的皇帝如此識大體,居然主動願意取消,還自己編好了理由,這讓大家心裡都鬆了一口氣。
“陛下不慕虛名,如此為國考慮,老臣真是……”張淵說著都準備跪下像楚牧磕頭了,這麼多年來他是最反對耗費國力搞這些面子活動的,如今楚牧願意取消朝覲,他是最支援的。
“張閣老且慢,事情還沒議完,不必這麼著急磕頭領旨!”竇鼎之突然上前阻止了張淵,又對著楚牧拱手道:“陛下能為國撙節,臣甚為敬佩!只是臣以為,各國來朝不宜取消!”
張淵和高光義皆驚訝的看著老同事,心想這老小子是不是吃錯藥了?
因為在過去,竇鼎之比他們還反對耗費巨大的朝覲,十幾年前就因為這事和他姐姐竇太后(當時)吵了一架,當媽的想讓兒子風光,但他當首輔的首先考慮的是國家財政。之後每年內閣討論給各國的賞賜,竇鼎之總是旗幟鮮明的摳摳搜搜的,連一貫摳摳搜搜的永平帝都看不下去了。
怎麼今天楚牧都開口同意不搞朝覲了,他卻蹦出來要求各國來朝?
“陛下,朝覲之事,關乎國家顏面!若是以往臣定然贊成陛下暫時停辦朝覲的決定,可今年陛下初登大寶,永珍更新,此時天下局勢微妙,若是藉故不讓各國來朝,天下必然議論紛紛,於國不利!所以今年不光要准許各國來朝,還要大辦特辦,讓天下皆知我大文有了一個年輕有為的天子,大文依舊國富民強!讓周邊蠢蠢欲動的勢力不敢有越雷池之舉!”竇鼎之義正言辭的說道。
還沒等楚牧回話,張淵便站起身來,道:“首輔此言差矣,自古明君,以仁德服人,天朝上邦,以恩威震四方!從未聽說因為少辦一年朝覲會有失國家顏面的!”
“只是少辦了一年了麼?”竇鼎之質問道。
自從三年前永平帝墜馬開始,直到他去世,因為身體有恙,他一直沒有再接受過藩屬的朝見,每年只是派遣使者將賞賜送至各國。
“確實是有幾年沒有辦了,不過這幾年不也風平浪靜麼!”張淵毫不示弱的回道。
竇鼎之冷冷的看著張淵,問道:“各國請求來朝的奏疏,我都給你看了吧!沒有發覺少了幾份麼?”
楚牧疑惑的看著首輔,少了幾份是什麼意思,難不成還有人偷奏疏?
皇帝不明白,張淵確實心裡門清!竇鼎之所說的少了幾份,說的是有些國家沒有按慣例上書請求來朝。
竇鼎之轉身對著皇帝拱手道:“陛下,臣之前說了,國分大小邦有強弱!我大文藩屬雖多,但大多數只是蕞爾小邦無須在意,需要注意的便是陛下很熟悉的周邊那幾個大國!也就是烏薩高美和山南五國,陛下登基月餘,這七個國家中,只有五國送來了請求來朝的奏疏!”
楚牧蹙眉問道:“哦!哪兩個國家沒有上書?”
竇鼎之嚴肅的說道:“南黎和南水!”或許是怕皇帝還不明白此事之嚴重,又補了一句:“山南最強的兩國!”
正是因為這兩國最強,二十多年前他們便聯手進攻山南另外三國,想要平分了山南之地。
後來即將滅國的三國向大文求助,武宗要求南黎南水主動退兵,兩國不從,武宗大怒親帥大軍南下,最後全靠趙義博的力挽狂瀾,終於大敗並懲罰了南黎和南水。
多年來南黎南水王室,雖然依舊臣服於大文,但對當年大文出手阻止他們一統山南耿耿於懷,只是懾於大文之強勢敢怒不敢言。
後來隨著武宗去世,永平帝繼位開始了戰略收縮,減少了對山南事務的過問,更由於西原幾次進攻大文,雖然大文最終獲得勝利,但損兵折將戰爭過程也是一波三折。這讓南水和南黎開始改變了對大文的恐懼之情。
永平帝繼位初年,南水和南黎都是國王親自前來朝覲,八年前西原和大文的戰爭後,這兩國已經改派王世子來朝覲,四年前最後來朝之時,更是連王室成員都不派了,只讓官員前來朝見大文皇帝。
竇鼎之早就看出這兩國蠢蠢欲動,也在一直暗中觀察,不想今年這兩國連面子都不準備給了,竟然連請求朝見的奏疏都不上了。
在這種時候,竇鼎之深知這是兩國在試探大文的反應,如果大文沒有怪罪,或者大文暫停了朝覲,就是對這兩國釋放了錯誤的訊號!可能讓兩國在遠離大文的道路上遠走越遠,萬一他們和西原糾纏在一起,那就更麻煩了!
所以竇鼎之無論如何都要讓暌違三年的朝覲在今年恢復,而且要想辦法讓南黎南水主動前來,在風光大辦,展現大文的國威!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