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楚家楷模(第2/2頁)
章節報錯
老祭酒聽到忍不住咳了一聲,顯然其他人沒有理解他說的奇人是什麼意思。
張淵被汪琦這麼一駁,一時也不知如何作答。
想來那汪琦現在雖執掌工部,但其實當年乃是一甲第一名狀元出身,辯才無礙文章一流,與他多論佔不到便宜。
張淵轉身拱手質問皇后:“娘娘剛才說大行皇帝曾經誇讚過楚牧,請問何時何地因何事贊之?莫不又得去問孟總督吧!”
竇鼎之扭頭瞪著張淵,本來此刻他就因為皇后提楚牧而頭疼,這張淵居然又扯出四維門,生怕人家四維門不派人來逼宮麼!
張淵經過這一整天憋了一肚子火,自己看重的英王出局,勉強接受的沙侯又無故病重,尤其剛才又被汪琦駁的無話可說,讓他現在有點急眼,根本不管什麼四維門,就是想懟的皇后無話可說。
皇后卻絲毫沒有慌亂,甚至還掛著淡淡的微笑,轉頭望著高光義道:“高大人,你熟識宗室之事,曾記否,八年前大行皇帝南巡歸來,數百楚家子弟攔御道之事?”
高光義猛的被一問,皺起眉頭細細回想,多年前確實發生過一次數百楚家子弟攔御道請願的事。
大文建國一百七十二年,天下太祖血脈代代繁衍,連同家眷有數十萬之巨,朝廷自然不會全數供養。
能吃著皇糧的是尚有爵位的皇親,其他楚姓子弟只能靠自己謀生與百姓無異。而不少楚家人逐漸落魄的還不如普通百姓,有殺豬的有屠狗的,更有甚者在青樓當龜公在街頭胸口碎大石。
八年前永平帝南巡,有不少楚家子弟串聯攔御道,請求皇帝能顧養天下楚家血脈。
永平帝一向以仁德著稱,並沒有下令拿住這些不肖子孫問罪,而是親自出面勸說他們自食其力,重現家族當年繁榮。當時永平帝還舉了一個例子給那些楚家子弟聽。
想到這些,高光義突然瞪大了眼,嘀咕道:“是他!”
皇后淡淡的問道:“高大人想起來了?大行皇帝是否曾經誇讚過楚牧啊?”
高光義看了看一旁覺得不可思議的張淵,點了點頭,回答道:“確是誇讚過!”
高光義這麼一說,支援內閣的官員大驚失色,張淵更是一把拽住高光義問:“皇上怎麼會認識此子?”
“大行皇帝當年南巡,曾到過江漢道,具體何故認識楚牧我不知道,但皇上確實見過他,當時楚牧年僅十來歲,父母已逝家姐遠嫁,一個人守著幾畝旱田,農時耕種閒事狩獵,靠著自己將之前給其母治病所借的外債還清,不僅如此還將老宅草屋換瓦房。皇上得知大加讚賞,稱讚其自食其力,人窮志堅,當為天下楚家子弟之楷模!”高光義敘述道。
“如何,張大人如若還不信,可去找史官查檔,這事應該是記錄在案的!”皇后挑著眉說道。
張淵再次啞口,轉頭看著竇鼎之,此刻他已被逼入絕境,唯有寄希望於首輔能登高一呼扭轉乾坤。
竇鼎之自然是知道張淵的意思,沉默了許久他也該站出來了。
“皇后娘娘!”竇鼎之這一聲叫的極其大聲,好像要讓百官都注意自己。
張淵默默的走了兩步站在了首輔身後,以表示與其共進退,高光義看見也馬上站了過來。
皇后這時又抬起了她引以為傲的下巴,問道:“哦!首輔有何高見啊?”
竇鼎之一臉嚴肅的說道:“臣以為皇后所言甚是,楚牧卻為承繼大統不二之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