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半年,人類基因強化專案,終於有進展了。

李逸興奮地關了與魏航志教授的視訊通話,立即趕往實驗中心基因專案實驗區,參加他們的實驗。

基因專案實驗控制室,魏韓志教授,林曼筠, 王陽平,參與基因強化工程科研組成員齊聚,他們焦急得等待李逸,準備開啟驗證實驗。

李逸步腳匆匆,走進實驗控制室的身影,眾人當即熱情地迎上前去。

“李總, 您來的剛好,實驗準備工作已經完成, 正要開始。”魏韓志教授看著李逸,介紹道。

“嗯!有把握嗎?”李逸點了點頭,徑直向操控臺走去。

操控臺的前方是一片虛擬投影的區域,李逸走進去之後,眼前變成了一個生物實驗室,赫然是位於月球基地的生化實驗室,基因強化實驗專案,是一項非常危險的生化實驗,一旦出現了生化系列,未必不會造成‘生化危機’。

因此,研究基因強化專案的生化實驗室在月球基地附近另外建設,整個實驗室採用了先進的智慧化,機械化技術,在配上虛擬網路技術進行遠端連結,安全無比。

李逸進入虛擬實驗室投影區,眼前畫面一變,呈現出一個科幻先進,充滿各種生物儀器, 乾淨無比的實驗室。

“李總, 我們已經攻克了所有基因密碼組的表達,以及關閉線粒體基因啟動表達的關鍵密碼,從理論上來講,我們已經掌握了基因表達的關鍵鑰匙,這次實驗將證實‘鑰匙’的準確性。”魏韓志教授解釋道。

&ntdna共編碼37基因,包括2個線粒體核糖體rna(rrna),22個線粒體轉運rna(trna)和13個信使rna(mrna),這些基因均參與表達位於線粒體內膜的氧化磷酸化核心組分,另外,線粒體基因組中有一個長度僅188個核苷酸的小rna,並根據其在超速離心中的沉降係數將其定名為7s rna,……。”王陽平看著李逸,滔滔不絕地介紹。

“透過嘗試合成並純化7s rna,發現它可以抑制體外構建的線粒體轉錄系統的活性,進一步分析顯示它的抑制作用針對polrmt,隨後發現7s&nt形成二聚體,而二聚體的polrmt無法結合到mtdna上, 從而也無法啟動線粒體基因表達。”停頓了一下, 王陽平教授接著介紹。

“線粒體基因表達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 在融合適應性基因的時候,我們發現rna降解酶複合體mtexo可以降解7s rna,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負反饋控制系統,polrmt以單體形式結合到mtdna上啟動表達,生成7s rna。7s &nt形成二聚體,抑制其活性,而mtexo可以降解7s&nt恢復活性,……。”林曼筠教授看著李逸,激動地最後補充道。

現場的眾科研專家情緒都很激動,經過這麼久的科研工作,他們總算找到了控制融合適應性基因,降低其對人類產生負面異化的方法。

李逸點了點頭,十分理解他們的心情,笑著宣佈:“沒問題的話,那就開始實驗吧!”

聞言,眾科研專家紛紛看向魏韓志教授。

魏韓志教授迫不及地看向虛擬實驗室的智慧實驗助手,吩咐道:“小月,立即開啟第一次基因融嵌實驗。”

“好的!魏教授。”智慧實驗助手小月應命,旋即,虛擬實驗中央一臺基因編譯儀器開始啟動。

儀器內部,微細的奈米剪刀自行執行起來,在將實驗培育的基因端剪,而後,與另一些基因短嵌入融合起來,接著,注入某個細胞,進行細胞培育。

現場,李逸,以及一眾科研專家,目不轉睛地看著實驗程序。

“李總,實驗第一階段嵌入適應基因完成,接下進行基因最佳化。”魏韓志教授看著李逸,介紹道。

”哦!第二階段實驗做什麼最佳化?“李逸關心地問。

“我們利用t細胞和nk細胞作為兩種不同的細胞底盤,構建識別多樣性超過106種潛在抗原的工程化細胞組庫,接下來,我們準備對癌細胞免疫系統進行最佳化。”魏韓志教授笑著介紹。

“沒錯,現在在基因線路中注入控制器,……,當啟用免疫細胞識別腫瘤組織抗原時,相應的效應免疫細胞克隆即開始擴增富集,效應免疫細胞達到一定數量規模後,便可以清除表達這些抗原的腫瘤細胞,合成免疫細胞組庫識別抗原的能力是持續存在的,當腫瘤組織由於免疫細胞的殺傷作用產生生物進化時,合成免疫細胞組庫可以對應性的產生全新的效應克隆,……。”王平陽教授笑著為李逸補充介紹道。

李逸點了點頭,大概聽明白了:“你們是打算,透過這次強化基因實驗,讓人類免疫癌症嗎?”

“是的,不過,癌基因也會發生進化,考慮到大容量的組庫可能識別健康基因產生其它副作用,因此對合成免疫細胞組庫所能識別的抗原資訊範圍在製備組庫的過程中進行了限制和預設,目前的實驗,就對合成免疫細胞組庫對包括結腸癌、肺癌、乳腺癌和卵巢癌等腫瘤模型均可以有效的發揮免疫治療作用。”魏韓志教授介紹道。

“不錯,實驗一步步來,不要妄想一步吃胖子。”李逸贊同地點了點頭。

說話間,第二階段的生化實驗開始了,在智慧實驗助手小月的控制下,實驗一直按照魏教授他們預設的實驗步驟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