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耀實驗中心,生物實驗區。

魏志韓教授帶著他的科研團隊,深入研究基因強化專案。

江明是人體基因強化專案其中一子專案的科研人員,和平常一樣,他駕駛著飛行車進入實驗區,透過一些列安防檢測後抵達實驗室。

“早上好啊!陳總,林姐!”江明換了身實驗服, 笑著和同事陳凱,林美鳳打招呼。

“早上?你不看時間麼!現在都要中午了。”林美鳳笑著調侃。

“就是,我和小林都忙一早上了,你卻姍姍來遲,老規矩,下週的活動你來安排。”陳凱看著江明示意道。

“陳哥, 我昨晚可是忙到凌晨2點,剛乾的活, 進度我可一點沒落下。”江明微微一笑, 連忙解釋道。

“你小子又熬夜加班了,再有下次,我跟孫主任告狀了。”林美鳳瞪了江明一眼,提醒道。

為了避免科研工作者長時間投入工作,忽視了身體的健康,實驗中心定製了合理工作作息規定,不過,仍有不少科研工作者忽視了這些規定,專案鑽研入了迷,熬夜加班是常有的事。

“林姐,你別威脅我了,昨晚我是有特殊情況,才迫不得已熬夜加班的,這個符合咱們科室的規定。”江明呵呵一笑,解釋道。

“什麼特殊情況,你昨晚的研究有突破了?”陳凱轉頭看著江明, 關心地問。

林美鳳停下手中的事,也看向了江明。

江明笑著點了點頭,開啟操作檯的虛擬螢幕:“陳哥,林姐,你們過來看下我昨晚的工作成果吧!不出意外的話,咱們這組的科研工作應該能完成啦!”

聞言,陳凱,林美鳳紛紛湊上前去。

只見,虛擬螢幕中出現一條腸管的三維影像,周邊標註著各種各樣的資料,赫然是一隻小白鼠原腸管的實驗資料結果。

哺乳動物胚胎髮育中,原腸管是許多重要器官的前體,包括腸、胃、胰腺、肝、肺、食道、咽部及甲狀腺,因此原腸管的發育和分化始終是胚胎髮育研究的重點。

與將會發育為間充質細胞的中胚層細胞不同,在原腸管內以單層細胞形式存在的內胚層細胞將在不同器官中形成功能性上皮細胞,例如腸中的吸收細胞,胃中分泌酸的壁細胞,以及胰腺中的外分泌細胞等。在小鼠胎齡9.513.5天的器官形成階段,腸管逐漸開始出現具有形態特徵的器官前體。

這一過程由中胚層細胞主導,而內胚層在這個階段仍然維持著單層細胞的形態。

江明他們這一組, 主要負責在小鼠模型上實驗驗證關鍵強化基因因子異常表達對器官分化及細胞譜系命運決定的影響。

基因強化專案已經進行了半年多,期間取得了許多科研成果, 但是,距離人類基因強化的完成,還有一大段路程要走,目前處於,用小白鼠實現基因強華的動物實驗。

所有的生化實驗都位於月球基地的實驗室,江明他們透過虛擬網路,實現超遠端的實驗連線。

昨天晚上,江明靈機一動,想到一個新思路,便按著他的想法,進行了一次遠端實驗,實驗結果看似相同的內胚層細胞沿前後軸呈現不同的基因表達模式,甚至在腸管發育的最早期就表達部分器官特異性的基因。

很快,陳凱,林美鳳都發現了實驗資料的不同尋常。

“你,你是怎麼做到的?”陳凱忽然轉頭,驚喜地看著江明問。

“我發現敲除關鍵轉錄因子就會直接轉變細胞譜系,比如,敲除Sox2基因後,胃上皮細胞的染色質表觀組狀態將向鄰近器官(如肺)的染色質狀態轉變;而敲除Cdx2基因會使得腸上皮細胞的染色質狀態向前腸(foregut的染色質狀態轉變,……,所以按著這個方向,嘗試了一下。”江明笑著解釋,

停頓了一下,江明接著介紹:“所以,我針對SOX2 和 CDX2這兩個對腸管上皮細胞的成熟和分化至關重要的轉錄因子進行了一次實驗,透過比較Sox2或Cdx2基因敲除後染色質狀態相較於對照組的變化,結合不同器官特有的染色質可及性模式,……,結果,嘿嘿,果然被我找到關鍵基因。”

“太好啦!按這個實驗方向,咱們這個專案終於突破了。”林美鳳喜不勝收地說。

“是啊!實驗結果證實了器官特異性的基因轉錄活動的活動情況,基於高通量測序技術用於在全基因組層面測定染色質的可及性,並且可以識別基因組內潛在的調控區域和轉錄因子結合位點,……,在腸管發育過程中染色質狀態與轉錄因子對基因表達調控的協同參與,這組實驗資料太寶貴了。”陳凱興奮地連連點頭,高度認同江明的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你上報了嗎?”林美鳳看著江明,關心地問。

“還沒呢!昨晚忙太晚啦,今天準備將這個專案結果提交上去,陳哥,林姐,你們能幫個忙吧!”江明笑看著陳凱,林美鳳提議道。

聞言,陳凱,林美鳳精神齊齊一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