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濤介紹完儀器之後,又興致勃勃的帶著李逸喝孫炳文來到電腦前。

“來看看我們的測試資料。”

陳濤點開一個連結,實驗室電腦立即向伺服器發出連結握手訊號,連結成功後,陳濤十指翻飛,飛快的輸入一長串字元。

電腦上出現一張巨大的表格,密密麻麻全是數字, 如果沒人講解,根本不知道說的是什麼。

陳濤選中最後一行:“這是我們對每個元件測試的結果,從地球實驗室發出一組引力波資訊,載入128千兆bit的資料,0.127秒之後,月球的接收器已經收到我們的訊號, 並在0.0135秒之後,反饋回來,透過我們的放大器放大訊號,噪音去除,再解析成訊號後,總共消耗時間不到0.1秒,基本沒有延遲,這是各個元件工作的引數,穩定率全都達到99.999%”

陳濤說完,臉上都是得意的表情,一副我幹得相當成功,趕快誇我的樣子。

陳濤都多大年齡了,還露出這種幼兒園小寶寶的表情。

孫炳文被陳濤的樣子逗笑了,心中也一陣感慨,只有這種單純和執著,才適合搞科研吧,成天想著人際關係個人得失的人,還真沒法靜下心來。

“幹得不錯,陳教授。”孫炳文詞語貧乏,儘管內心激動, 夸人用詞卻乾巴巴的。

孫炳文覺得不對勁,他扭頭,看到李逸。

李逸皺著眉頭,好像在深思什麼。

陳濤也發現,問:“李總,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資料太乾淨。”李逸說。

陳濤一下就明白過來了。

測試的時候,他們為了保證通訊成功,因此選在天氣狀況非常良好,而且沒有任何飛行器干擾的情況下進行測試的。因此,得出的資料非常理想。

這種情況,只能說,理論上是行得通的。但是,理論要從實驗室走向商業推廣,走向真正的實用,還得經得真實環境的測試。

引力波通訊是要用在星際通訊上的。星際之間的環境,高輻射,空間扭曲,星球引力等等,環境非常複雜而且不可預測,單單憑藉這麼一次測試,無法說明可以實用。

“謝謝李總提醒, 我們立即進行下一步的實驗。”

“你去忙吧,不用管我們。”李逸見陳濤躍躍欲試的樣子,吩咐他去自行實驗。

陳濤是個行動派,立即開始著手去準備下一輪的實驗。

陳濤走後,李逸皺眉想著引力波通訊器的問題。

“這次實驗資料還可以,不過他們放大了通訊器的功率,精度方面的工作不足,這個引力波通訊要裝在航天器上,裝置體積機會變得非常龐大。”李逸將他心中的想法告訴了孫炳文。

不過,這個問題無法避免,人類文明的科技水平剛步入行星文明,還有很多領域要追趕。

“精度確實是個問題,無法滿足調料,很難發射出足夠強度的訊號。”孫炳文也開始擔心起來。

“看下一次測試結果再說吧。”李逸決定等陳濤再一次測試資料。

忽然,實驗室的燈光開始閃爍,忽明忽暗。

這是電壓不穩定的表現。

自從實現了冷核聚變後,能量可以說是用之不竭,從來沒人擔心實驗室用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