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想了想,調整一下語言,以免刺激到陳濤教授:“我建議分兩步走,先完成,再完善。”

“裝置配件精度不足的問題,材料工藝問題,可以慢慢解決, 第一步先解決:高能輻射溢位問題,第二步,解決通訊轉化問題,我先說第一步。”

李逸走到一面白板前,順手拿起一支黑色水筆。

孫炳文和陳濤教授還好,陳濤教授科研團隊的成員們, 呼吸急促起來, 這可是李總啊, 李總要親自給他們講課了。

幾位科研人員迅速轉身去取筆記,十幾秒之後,又紛紛衝回科研室,他們手中拿著紙和筆,還有錄音筆。

見狀,李逸沒有立即開講,而是等著人到齊。

一個遲遲而至的身影,一邊喘氣一邊問:“開始了嗎,開始講了嗎?”

李逸笑了笑,看著這個遲到的科研工作者,笑著安撫:“還沒開始,你叫什麼名字?”

“我叫秦浩然。”拿著紙和筆的秦浩然聲音有點顫抖,暴露了他內心的激動。

“嗯!馬上開始了,你找個地方坐吧!”

李逸笑著點了點頭,看著他示意道。

秦浩然連忙在科研室一個空位坐下,待所有人都準備好了,李逸正式開始講解。

“引力波通訊技術無疑是一件非常先進的科技, 二十幾年前,引力波特性是微弱得難以偵測,在坐的各位是這個領域的先行者。”李逸笑看著眾人誇讚,道。

聞言,眾人會心的一笑,感同身受。

可不是嘛!

利用引力波進行通訊,絕對是通訊領域的新型科技,其他科研機構那有這個本事,不過,他們能夠進入這個領域,完全與李逸提供引力波通訊器設計圖脫不開關係。

“引力波我們可以將其看做一種能量場,在現有技術不全面升級的情況下,傳輸同樣有效資料,同時還希望降低能量輸出,由於精度和材料問題,我們現在無法完全實現設計圖上的工藝,因此,我們可以換個思路,將原本的移動式通訊方式,修改為定點通訊模式,從而降低通訊裝置的工藝要求,……。”

李逸講到這裡, 眾科研工作者還在思考,陳濤教授恍然大悟,登時明白了過來。

目前的引力波通訊方式,針對一片巨大的區域傳播,類似古老的無線電電視訊號傳播方式,在這片區域內,任何一個接收器都能收到訊號,這需要廣播站傳送出足夠的能量,否則,波會被吸收和干擾,導致訊號不清晰。

如果修改成定點通訊,就需要顛倒過來,相當於電視機主動向電視臺發出請求,電視臺得到請求之後,同時獲得電視機的位置,電視臺再將請求的節目內容傳送到指定位置,這種操作,對電視臺和電視機的複雜程度要求很高,但是,對資訊傳播要求降低了很多,因為減少了超過99%以上的無效傳播。

李逸還沒細說,陳濤教授已經拿過另外一支筆,與下的幾個人講解,如何透過原來的“推”方式傳播資訊,變成修正後的“拉”方式傳播資訊。

這不是什麼新技術,也不是新思維,只是,把這種方式用在引力波通訊器上,大大減少引力波通訊器的裝置工藝需求。

青年科學工作者聽完陳濤教授的講解後,很快明白怎麼回事。

“陳教授,改變方式,可以把接收端的功耗降低百分之八十,體積從原來的兩層樓大小,縮小到行李箱大小。”秦浩然興奮地說。

功耗越大,輔助配套裝置就越多,比如某個元件功耗太大,就必然會伴隨著發熱的問題,溫度太高又會引起效能不穩定,為了解決散熱問題,就得使用製冷裝置,製冷裝置又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等等,導致整個系統變得越來越複雜,越來越龐大。

陳濤教授的團隊充滿著信心。

“這只是第一步,這隻能是技術修正,算不上升級,下面我要說的是,真正的引力波星際通訊技術。”李逸輕輕敲了敲白板,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秦浩然立即從興奮中清醒過來,拿著筆和本子,坐在白板前面,身體端正得像個低年級小學生。

“星際通訊,透過簡單的最佳化通訊裝置,在一點範圍內是沒問題的,比如我們使用現有的技術,跟月球基地進行通訊,等技術成熟之後,在整個太陽系各個星球之間通訊,問題也不大。但是,這只是我們的第一步,不客氣的說,這就相當於嬰兒剛剛學會走路。”

李逸的話語,直接讓在場所有的人震驚了。

在太陽系內實現即時無阻礙的通訊,他們已經認為是人類科技最前沿,快達到物理學盡頭了,沒想到,在李逸的眼中,這,只是開始,只是第一步!

秦浩然的眼睛亮了,呼吸急促起來,陳濤教授的額頭也光亮了很多,脖子上的青筋顯示他內心的激動,儘管他比秦浩然穩重很多。

唯一沒那麼激動的,是孫炳文。

孫炳文昨天看了李逸的那篇文章,早已激動過,現在他平靜多了,一副我老人家見多識廣的樣子。

“我們在利用引力波進行通訊,那麼,引力波到底是什麼東西,跟聲波光波等等常見的波,有沒有本質區別呢?”

“人類科技萌芽時期,牛頓觀察行星執行軌跡,在根據開普勒給出的資料,推論出了萬有引力公式,透過萬有引力,我們可以知道,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往天空扔的蘋果,最終會落地。”

“但是,為什麼會有萬有引力呢,力是怎麼產生的,一個物體對另外一個物體如何產生力的呢,透過分析,將引力進行微分,我們得到了引力場的概念,任何物體都有自己的引力場,引力場之間相互作用,進行力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