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十里秦淮(第1/2頁)
章節報錯
“臨水居”是座與水相伴的庭院。一部分依水而建,一部分居於水上。譬如,槿璽兩人目前所居的主院——沅渚,就是一座部分居於水上的臨水院落。
五大間主屋依水而建,花廳、茶室則居於水上。有點像水榭,卻又不完全相似。倒是有點像後世的水臺。竹木鋪設的地臺架在湖畔,支撐的木柱,一半沒入湖底,一面插在地下,與主屋銜接。
花廳呈半封閉式。閉合部分用的是花稜玻璃窗門。臨水一面敞開不設牆。花廳兩壁搭著一層層足可連線透明廳頂的花木架,上頭擺放著的栽有各種花卉草木的陶土盆,竟然都出自“尋芳布藝館”。
至於茶室,則全部由透明玻璃和實木組建而成,頗有些日式風。因為臨水還鋪了一張像後世榻榻米式的軟墊地臺,躺在上面就可以享受日光浴。
直至胤禛開口解釋,才解了槿璽的困惑。原來,這兩處半居於湖面的房間,是駱安遵從胤禛意思,後來才添造上去的。
怪不得呢!槿璽俏皮地吐吐舌尖,她差點就懷疑漕幫裡也有穿越人士了。
除”沅渚”這座主院外,“臨水居”還有三個臨湖的獨立院落,分別喚“沁沚”、“沐潯”、“洛潼”。面積沒有主院大,卻也都很幽靜沁雅。
應該說,這座遠離金陵內城卻又不算偏遠的“臨水居”,讓槿璽過足了一番江南水鄉的思鄉之癮。
“喜歡嗎?”胤禛攬著她,穿行在架在月湖畔、銜接四座獨立臨水院落的九曲連環橋,含笑問道。
“喜歡……”槿璽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
怎麼辦?她對眼前這個話雖不多卻心思縝密、關懷體貼的裡焦外嫩之少年郎越來越傾心了……
“想什麼哪?這麼出神?!”胤禛見她一副滿是困惑又迷茫的表情,不禁好笑。“是不是累了?要不回去補個眠,睡飽了爺帶你去十里秦淮開開眼界。”
想她中午之前才腰痠腿麻地抵達金陵,在“攏月軒”用過午膳來到這裡,拉著駱安的媳婦不肯放地聊了半晌,末了又拉著他興致勃勃地逛了一遍“臨水居”。不疲乏才怪。
槿璽聞言,立即回了神,重重地點了點頭。答:“好。”
秦淮河耶……她盼望好久了。
據說,如今的金陵秦淮,已經不再是單一的歌妓舞女縈繞畫舫了。秦淮河兩岸的商事產業也已做了最大限度的開發。連初來金陵才兩年的駱安。也替商貿總行在秦淮河兩岸購置了幾間規模不小的鋪子。有酒館、茶樓、客棧……真可謂五花八門,卻無一不是衝著前來秦淮河消費的富紳客商奔去的。
午膳時,一聽駱安對十里秦淮的簡要介紹,槿璽就已經心馳神往了。
這不,此時又聽胤禛一提議,連忙贊同。
於是,兩人回“沅渚”洗漱了一番後,就相擁著睡了個香甜的美覺。直至日頭西落,絳蕊和喜竹捧著食盒敲響他們的臥房門,方才滿足甦醒。
晚膳是駱安從“攏月軒”調來的大廚做的金陵地方菜。用的食材都是“臨水居”周邊的農戶自產自銷、種植養殖的。味道絕對不比御膳房出來的宮廷御宴差,甚至更加美味可口。
兩人吃得盡興又魘足。酒足飯飽之後,兩人回臥房換了一身常服,胤禛的是一套月牙色襦袍、只在腰帶上繫了一塊槿璽贈他的嵌刻陣法的玉牌。槿璽選的是一套鵝黃色系的羅衫襦裙,與胤禛那身月牙色襦袍很是般配,有種情侶裝的感覺。她邊扣紐攀邊偷笑。末了,在挽起的髮髻上插了一支胤禛贈她的血玉簪子做裝飾,再沒其他累贅之物。
出了宮就是這點好,想怎麼穿就怎麼穿,戴不戴首飾也完全憑個人喜好,橫豎沒多少人知道自己兩人的真實身份,也無需顧及什麼皇室體面……這才是她一心想往的大自由啊……
…………………………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一入夜的秦淮河,與白日渾然兩種感覺。歌舞昇平,人頭攢動。
槿璽挽著胤禛的手臂,晃晃悠悠地閒步在秦淮河畔的岸堤上,偶爾抬眼眺望十數艘緩緩駛在秦淮河上的畫舫,以及畫舫上喧鬧又奢華的景緻,忍不住感嘆道:“曾經以為能養育出柳如是、陳圓圓、董小宛這般有著玲瓏剔透心的才情女子的地方,必是優雅安靜的,至少不該像菜市場挑撿講價時那麼鬧哄哄……如今看來,似乎是我高估了這十里秦淮……”
胤禛聞言,笑睨了她一眼,“環境並非是決定人性的最主要因素。否則,龍生九子,又怎會個個不同……”他這是想到了自己,與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姐妹何其多,能真正稱得上交心的又有幾人?